|
|
北京佑安医院肝炎重大项目实验室的科研人员正在检测血清中的成分。 本报记者吴镝摄RJ150
重型肝炎治疗费用下降近三成、诊断时间从一周缩短到两三天、三年内国内外发表200多篇论文、培养硕士研究生约50名、培养博士和博士后20多名、编写15部教材……本市重大科技项目“北京市病毒性肝炎临床诊断及治疗的一体化研究”实施三年,取得了令全国瞩目的成就,使本市的肝炎治疗水平跃居到了全国前列。
短时间内取得这么多突破性研究成果的,却是北京地区的一群普通一线医生。“这在以前是不可想像的。我们这些医生怎么能拿到国家这么多科研经费、能有机会干这么多事情!”项目总负责人、北京佑安医院副院长段钟平这样说。
2003年初,市科委正式将这个1500万元人民币的重大科技项目交给了在传染病治疗方面有丰富经验的佑安医院总体负责。此外,301医院、302医院、中日友好医院等其它16家在京解放军、卫生部及市属医院也加盟项目组,总共90多名专家分10个课题组进行分工合作。资源的整合与利用是项目的一个突出特点。这使北京地区军队与地方、基础与临床的优势医学资源得以进一步整合。病例设备资源的整合、专家人员资源的整合、技术资源的整合体现了“大北京、大首都”的理念,实现了资源共享与横向联合。
通过集中建立3000多名肝病患者的血清标本库、肝脏组织标本库、诊疗资料数据库,17家医院的医生可以共用这些资料,避免了重复建设,节省了大量资源、经费与时间。“研究一个病人时,9个课题可能都需要这个病人,以前就可能把这个病人叫过来抽9次血。现在病人只来一次把他所有的资料都留在这儿,9个课题大家都可以共用这一份标本。”段钟平表示,这种管理模式的探索和创新是项目的最大成果之一。
资源整合使一些小课题难以解决的医学问题得到了最大限度的解决。如庄辉院士等负责的病原诊断研究课题,在国内外首创肝炎病原学筛查程序与方法,使不明原因肝炎确诊率提高60%以上。该成果获得2004年度中华科技进步一等奖。段钟平教授牵头的重型肝炎肝衰竭人工肝课题,联合11家单位攻关,使重型肝炎肝衰竭患者生存率在原有基础上提高17%,年人均住院费用减少1.6万元,减少了近三分之一。
据介绍,我国成人中约80%感染过甲肝病毒,50%感染过乙肝病毒,3%感染过丙肝病毒。我国每年因乙肝造成的直接、间接经济损失在500亿至1000亿元间。病毒性肝炎已是需要优先解决的公共卫生与社会问题。这种大协作式科研攻关模式,也为今后解决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的临床诊治问题提供了很好的思路。RJ061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