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ages.sohu.com/ccc.gif) |
|
涉案金额高达数千万元 大学英语教材回扣最严重
新华社电“上学贵”背后,原来还有另一只黑手——“商业贿赂”在从中捣鬼。江苏省检察机关经过两年多的侦查,挖出了一系列高校教材回扣案:在江苏115所高校中,已查出有109所学校涉案,已有130多起商业贿赂立案。
记者调查发现,按照教材回扣的“潜规则”,学校按课本定价的100%卖书给学生,书商按码洋的15%至25%折扣给学校,出版商以6.5折至7.5折卖给书商,出版商的成本只占到书价的三四成。还有一些出版商直接把教材卖给学校,给的折扣高达35%。而一般教材的定价少则20元,多则近百元,有的教材还与光盘一起搭售,价格被抬得更高,一套教材的价格有的达300元以上。目前,已查出在“小金库”里的这类违法金额2000万元。
除了明折扣,还有大量暗回扣。暗扣,就是在明扣的基础上根据购书码洋的多少再进行“让利”活动,这些钱通常从书商的口袋里直接进入学校有关人员的腰包里,学校无账目可查,只有书商的账面上才有记录。暗扣有时候还体现在报销发票、组织旅游或年终“奖励费”上。
教材回扣中,大学英语回扣率比较高,也最为普遍。建邺区检察院副检察长吴建春算了一笔账,每个大学生在校期间购买英语教材及相关书籍至少200元,江苏省在校大学生约120万人,这个市场就是2.4亿元,按照行业内通行的8.5折扣,折扣款就达3600万元。
江苏省有关部门曾下文规定,江苏所有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的教材都由某出版社读者服务部供货。“两课”教材的总码洋以“发行费”和“课程建设专项费用”的名目折扣25%,这些费用分别落入学校的教材科和“两课”教学部门,甚至流向个人腰包。新华社供图
教材回扣案中两条“犯罪链”
链条一:明扣→小金库→个人腰包→犯贪污罪
链条二:暗扣→个人腰包→犯受贿罪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