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与大众文化一定相生相克吗
“孔子VS章子怡”背后的人文生态
本报记者 黄少华
“‘孔子不如章子怡’?我绝对没有说过那样的话!”5月10日晚,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文化学者张颐武显得非常激动,“我想,任何一个有理智的人都不会相信那样的鬼话。 我怎么会把孔子和章子怡作比较?这简直太可笑了!”
当日,某报刊发一篇以《孔子不如章子怡?北大教授新锐观点气坏国人》为题的文章,通过对孔子后人、影评人、作家以及网友等的采访,反驳“孔子不如章子怡”的观点。
一石激起千层浪,文章刊发后,很多网友纷纷质疑、辱骂张颐武,认为他根本不懂中国文化,不配当北大教授。
据张颐武称,该报并没有采访过他本人,其“孔子不如章子怡”的论断,来源于4月1日《新周刊》关于“如何贩卖中国文化”的专题。当时,张颐武的原话是——“要像重视孔子一样重视章子怡,中国文化才会有未来。”
在那篇报道中,张颐武这样认为: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政治、文化地位的提高,要改变“文化赤字”的现状,加强对外推广中国文化,树立中国形象,就必须在推广高端文化的同时,重视大众文化。
张颐武告诉记者:“孔子是高端文化的代表,但单单推广孔子是不够的,所以我们也不能忽视章子怡和姚明的作用。作为大众文化的代表,章子怡和姚明已经被很多外国人所接受,并成为认知中国的一个窗口。”
“世俗文化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是一种低端、丰富的文化资源。传统文化的精髓要通过大众文化的出口才能流传出去。”在“如何贩卖中国文化”一文中,张颐武这样说道,“一个姚明,一个章子怡,比一万本孔子都有效果。《大长今》就是韩国把低端和高端的文化打通的一个好例子。”
张颐武告诉记者,他绝对没有拿孔子与章子怡作比较的意思,更不会得出“孔子不如章子怡”的谬论。他说:“我知道现在媒体竞争非常激烈,这一点我能理解,但我觉得拿‘北大教授’来炒作并没有什么意义。而且,我们还应该意识到,在很多外国人眼里,章子怡确实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的代表,这不是我能决定的,也不是我可以改变的事实。”
不止张颐武,乃至公众都无法左右的事实包括:
2005年5月9日,美国《新闻周刊》以“中国世纪”为题,刊发了21页的特别报道。这期《新闻周刊》的封面人物就是章子怡。《新闻周刊》称,章子怡预示着中国的新国际形象的来临。
2006年,章子怡接连担任美国金球奖和奥斯卡奖的颁奖嘉宾,同时被邀请担任戛纳电影节评委,成为在西方最具票房号召力的“东方面孔”之一。
而在今年4月国家主席胡锦涛访美的欢迎仪式上,章子怡也应邀参加。《华盛顿邮报》甚至评论说,“派章子怡到华盛顿来,是中国政府为配合胡主席出访展开的‘魅力攻势’的一部分”。
“西方主流媒体对章子怡的关注程度远远超过了中国国内的媒体。我们应该思考的是,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做什么、怎么做?”张颐武认为,章子怡的成功,对于推广中国文化是有益的,我们没有必要回避这样的客观事实。“现在,文化交流已经成为中美两国人民增进相互了解和友谊的重要桥梁。”胡锦涛主席访美期间,有分析指出,“几年前,姚明登陆美国,为美国人打开了一扇了解中国的窗户,他掀起的‘姚明热’让美国人感受到了中国人的谦谦君子之风。这次登陆美国的‘章子怡旋风’,则向美国人展示了现代中国时尚、活力的形象,使美国人对中国的了解更加深刻,更加感性。”
“大众文化的意义确实不可低估”,张颐武认为,许多人并不知道美国的高端价值的来源,却也被美国大众文化中显示出的五光十色所吸引,所谓的“美国梦”其实在很大程度是依靠美国的大众文化造成的。“现在的问题是,我们在文化的高端和低端方面都还没有相对成型的战略思维。中国的经济增长已经成为一股巨大的力量,但中国的文化力量却没有获得与经济一样的增长。”
在张颐武的博客上,记者发现《如何让大众文化创造“中国梦”》一文,文章认为,国家的“软实力”体现在高端上是核心价值和文化理念,而要在高端上获得成功必然要有“低端”的支撑,也就是必须要在文化产业、娱乐业和文化消费品产业上获得广泛的、持久的成功。值得注意的是,此前网友对这一观点的评论普遍是“大众文化是趋势”、“颇有见地,任重道远”等;而在5月10日一天,读者的评论却大多是“你不配当教授”、“希望你不要只是懂得一点文化就随便地发言”等人身攻击。
接受完本报采访后张颐武旋即在个人博客上发表《闹剧一场》的声明,表示“事实胜过无聊的口水,希望大家回归理智和常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