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自然基金会及省林业厅负责人与装扮成卡通 造型的志愿者一起为秦岭大熊猫种竹子。记者陈颖摄
本报讯(记者陈颖)昨日上午,来自西安的30名志愿者与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及陕西省林业部门的工作人员一起在秦岭隧道上方种植箭竹,为被108国道隔离的两个大熊猫栖息地搭建绿色通道。 这标志着“秦岭大熊猫绿色走廊”活动正式启动。
秦岭大熊猫作为一个独立的种群,本身数量较少,由于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和道路建设,又被分隔成几个小居群。特别是在23年前,由于秦岭地段108国道的贯通及沿线人为活动的干扰,秦岭大熊猫的两个面积最大的居群——天华山居群和兴隆岭居群,被人为隔离。1999年,随着秦岭隧道建成通车,原隧道上方翻越山脊的13公里公路废弃,公路两侧的野生动物逐渐恢复交流,也使两个大熊猫居群的融合成为了可能,该区域也被列为秦岭大熊猫的重要生物走廊带。但由于植被没有恢复,该区域仍然面临着来自外来物种、社区、道路及游人的影响和干扰。为此,世界自然基金会(WWF)与观音山保护区启动了108国道秦岭隧道区域大熊猫栖息地有效管理项目,通过加大保护区巡护监测力度、开展社区环境教育和可替代生计培训等活动,改善大熊猫栖息地质量。
据陕西省林业厅副厅长孙承骞介绍,此次“大熊猫绿色走廊”活动将在废弃公路上栽种1300亩箭竹,在扩大了大熊猫食物来源的同时,有效发挥该区域的走廊带作用,以促进野生动物的种群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