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爱玲
近日,团市委公布了一份《关于上海民间志愿者组织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调研》报告,读之令人感慨良多。
据了解,这两年上海涌现出了许多民间志愿者组织。它们涵盖的领域十分广泛,既有提供法律援助的热爱家园、从事教育援助的微笑图书馆、实施残疾人救助的肌无力患者协会、倡导环保教育的根与芽、推广少儿科技的儿童探索博物馆,也有开展艾滋病预防与干预的乐宜、进行公益信息交流的民间组织交流网,以及促进健康的癌症康复俱乐部、开展少数民族地区女童教育的永宁爱心助学项目。 虽然每个志愿组织不大,但因为参与的人数众多、参与的方式灵活、与受益群体的需求吻合,产生的社会效果相当可观。
这些志愿组织的生命力之所以能像山石间的小树一样旺盛,能吸引众多的大学生、外企员工、海归一族,是因为它们回应了社会的某些需求。政府这两年虽然也倡导、组织了许多志愿者队伍,但与需求相比,还存在大量空白点。民间志愿组织在体制外拾遗补缺提供服务,而志愿者本身也在服务他人的过程中愉悦了自己,提升了人格。
目前上海的志愿组织发展与欧美大城市的民间志愿组织发展水平相比,无论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处于起步阶段,我们拥有的志愿者组织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我们的志愿组织社会支持体系尚未建立,这使得很多新生的民间志愿者组织举步维艰,困难重重。如朱常青的肌萎缩患者志愿服务社,在开展活动几年后都还没有拿到“出生证”。
志愿组织是社会稳定的润滑剂,是对政府公共服务不足的某种补充。如果政府能够采取更加积极和开放的措施,在政策上、经费上和舆论上给予善待扶持,则有助于民间志愿组织获得公信力,也会吸引更多的人愿意奉献时间、智慧、资源和网络不计报酬为他人服务。这样,当我们的社会在不远的将来,人人以做志愿者为荣,则何愁社会道德不能日益提升,何愁和谐社会不能尽早实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