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白大成和他所做的鬃人
19岁拜师“鬃人王”
鬃人起源于清朝末期,用胶泥做鬃人头和底座,秫秸秆做身架,外面绷上彩绸外衣,再填上少许棉花;然后按照故事情节给鬃人勾画脸谱、描绘服饰;最后在底座上粘一圈二三厘米长刚直而有弹性的猪鬃,鬃人就算做成了。
数个鬃人组成一组戏剧人物,置于铜盘中,轻轻敲打铜盘,靠猪鬃的弹力,盘中的人物便会舞动,此为北京民间工艺中的绝活。上世纪30年代鬃人艺术达到兴盛,在北京隆福寺庙会、地坛庙会、琉璃厂、东安市场等热卖,后慢慢衰落,到解放前近乎失传。
1959年,19岁的白大成偶遇鬃人爱好者李寸松,又由李介绍认识了“鬃人王”第二代传人——王汉卿。每每回忆于此,白大成先生总是说,“鬃人的魅力,在于让你看见了就会喜欢上。而就这么个小小的玩意儿,却深藏着民族的文化在里面。”说着白大成就拿起手边的一个鬃人,“每个鬃人都是有故事的,或是典故或是真实的历史,你总能在其中找到中华民族的特殊韵味。”
白大成制作的鬃人保存了较浓厚的皮影戏特点,诸如筒式身子,衣裤连缀不分,云字头勾画,风格粗犷,造型、脸谱的勾画酷似舞台京剧人物。“你可不要小看这小小的鬃人,每个鬃人至少要花费我一天的时间制作,工序可不少。”白大成说着说着就拿起了鬃人比划起来。
“我是个彻底的手艺人”
说起通过鬃人结交的朋友,白大成的话匣子又关不上了。“鬃人让我认识了不少手艺人,剪纸的、做灯笼的、做泥塑的都有。大家都是做手艺的,互相还换点作品。”白先生指着自己玻璃柜子里精巧的面人说,“这就是一位老艺人送给我的,他虽然已经故去了,但物件还在,所以感觉他还并未走远。”
鬃人还让白大成结交了不少外国朋友。美国驻华大使馆的签证官夫人娜娜英就是其中的一位。“19年前我们就认识了,因为鬃人结缘相识。现如今,她还把我十几年前送给她的鬃人保存得完好无损。”白大成说起这些朋友显得尤其高兴,“还有现在上海合作组织副秘书长扎哈罗夫,这都是十几年的老朋友啦,我这几年办展会他都参加,鸡年的时候我办生肖鸡的民俗作品展,他还送了我一只俄罗斯的陶瓷鸡作为礼物。”
鬃人对于白大成来说已经成为了生活的全部。他说,“我是个彻底的手艺人,没有工作,没有退休金。为了把这项艺术传承下去,我会努力让更多的人知道鬃人这项北京特有的民间艺术。”现在的白大成被多次邀请到国外参加艺术展,随着不断的交流,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解到北京鬃人的独特魅力。
要把传统文化变成活的
“民间艺术要想传承和发扬下去也得与时俱进,把传统文化变成活的,才能真正在市场上站住脚。”
白大成说着从柜子里取出一个过去制作的高约10厘米的老鬃人,“传统鬃人是用纸做的,不管色彩还是保存都不太好,我改用绸缎也是顺应历史发展,是很自然的事情。”以前的鬃人都没有腿,下半身就是一个圆锥体。白大成根据戏剧中的故事情节给不同人物加上了腿,并设计出不同姿态和舞台效果。在脸谱的绘制上,白大成严格按照戏曲舞台的要求来画。在他看来,鬃人的精髓就在它所蕴含的文化价值上,脸谱的绘制最能展示人物的特色,从而体现出人物背后的故事,这样的鬃人艺术才能厚重起来。
对于现在许多优秀民间艺术面临消亡的现状,白大成有些痛心地说:“老艺人思想不开阔,做剪纸的光会剪纸,做泥人的光会捏泥人,等着人家上门来看是不行的,要学着与现实生活相结合。”白先生拿起一个绿色的样式奇特的风车说:“比如,把风车的图形和特殊的标志接在一起,用在商业和各个方面的宣传上都有很好的效果。这样既可达到宣传目的还能弘扬风车文化,真是一举两得。”
对于民俗文化的发展,白大成一直有很多想法,但他表示自己只是个人力量在起作用,真正能使民俗文化逐步发展还需要靠社会和更多的人的支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