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然/城市快报
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父亲在家庭教育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地位。《三字经》中说:“养不教,父之过。”这就再形象不过地说明了父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作用。
然而,在现代家庭中,父亲作为“教育者”的角色似乎正在日益弱化。 越来越多的家庭正在由“严父慈母”转变成“严母慈父”,以往父亲承担的教育责任已经逐渐被转嫁到母亲的身上。从照顾生活起居、辅导孩子学习到开家长会与学校老师沟通,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每个环节几乎都被母亲们一手包办,以至于有小孩子质问“要个爸爸有啥用”。
不可否认,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生活中,许多男人不得不担负起更多的社会角色,每天在职场上打拼,忙着扮演好领导、职员、公务员、商人等各式角色,赚钱养家被他们视为对家庭所做的最大贡献。本市一项调查显示,父亲每天和孩子相处的平均时间不到15分钟,对于孩子的关注竟然还不及看报纸和看电视。就是在仅有的15分钟里,大部分父亲也不过是对孩子的过错进行警告或者指责。可以说,父爱的缺失已经成为家庭教育的隐患。
在教育专家眼中,父爱有其特殊的价值。一般来说,父爱有助于孩子扮演好自己的性别角色,父亲果断、坚毅的气质会给孩子带来积极的影响。如果缺失父爱,孩子则往往表现得比较柔弱、独立性差。所以对于孩子来说,父爱与母爱同样不可或缺,套用当下那句甚为流行的歌词来形容———“爸爸妈妈和孩子,就是吉祥三宝”。
<责任编辑:刘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