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兰考大米的农大教授陷入被追捧与曲解苦恼
核心提示:4月27日,在曾经的挂职副县长、中国农业大学教授何慧丽的推动下,从年初就跑到北京卖米的河南兰考农民们又有了一项新举动:推行“购米包地”活动。在兰考大米已经进入北京超市,获得相对稳定销售渠道的情况下,这一促销新招令外界纷纷猜测他们的意图,也使教授卖米的话题继续在坊间延续。此前有关评论中也不乏这样的疑问,教授的行为是否反市场,今年借教授之力卖完了大米,明年还能否继续,事件有没有可复制性。 显见,教授卖米事件是被相当一部分人作为范例来评判的:如果它没有可资其他农民借鉴的模式,那么这样的卖米事件似乎不搞也罢。这使得事件的发起者何慧丽陷入“被追捧与曲解”的苦恼,何慧丽直言,自己无意亦无力树立一个“教授卖米模式”,但新农村建设中,行动的责任比旁观的评说更重要,不行动就永远没有借鉴意义可言。
从书店卖米到购米先定地
“我现在每天的工作就是挨个找人游说认地。”5月10日晚近8点,张砚斌刚刚结束了一天的忙碌,返回中国人民大学乡村建设中心提供的免费住处。这位河南兰考县三义寨乡南马庄村的党支部书记,连同另外一位村民李景顺每天早晨5点半就开始在北京各个城区里跑,为销售村里的大米奔波。掐指一算,春节过后,他们已经在北京待了整整3个月了。
今年1月初,在中国农业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何慧丽的带领下,张砚斌和李景顺带着南马庄村农民合作社种植的10吨绿色大米到北京推销。何慧丽的另一个身份是兰考县挂职副县长,3年前,她跟著名三农问题专家温铁军开始在三义寨乡进行“新乡村建设”试验,南马庄村成立的合作社就是其中一个项目。前年,村里决定发展无公害大米,88户农民种植了2000亩绿色大米,去年11月一下就收获了700吨。但农民还没来得及享受丰收的喜悦,就陷入了销售困境,他们试图打入郑州和洛阳的超市的努力均告失败。无奈之下,何教授带着农民转向自己的根据地北京。
最初,农民们到各个城区摆小摊卖,虽然有三农专家温铁军写的推荐信,但一周还是只卖了100多公斤大米,后来,一家书店老板在自己店内为农民们免费提供场地,协助销售大米。北京媒体也开始关注此事,教授卖米的消息传遍大江南北,何慧丽和兰考大米的知名度迅速飙升,越来越多的人来购买兰考大米。3月15日,兰考大米进入北京华联安贞店,这家超市不仅免掉了农民们的一切费用,而且将兰考无公害大米置于颇显眼的位置。截至5月10日,北京已经有9家超市,另有乌有之乡书店等4个点,大米以平均每天500公斤的速度销售。
就在人们认为大米已经有了稳定的销售渠道,可以安下心来的时候,他们又搞起了“购米包地”。4月27日,何慧丽、温铁军等6位学者宣布成立“北京文明消费者合作社”,倡导让消费者和生产者直接对接,形成双方都能受益的良性互动机制。合作社的第一次活动就是“购米包地”。所谓“购米包地”,就是消费者直接与南马庄农民签订合同,购买指定土地上收获的大米。“市民先交100元定金,价格到收获的时候由中间人定,消费者不刻意压价,农民保证大米质量,哪块地是谁定就写上他的名字,可以随时去地里看。”何慧丽说。
“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双赢,但也有双输的时候。消费者拼命地压生产者的价格,生产者没办法,就只能在生产上做文章,多用化肥、多喷农药。在这一点上,生产者是可以让消费者防不胜防的。这些问题,依靠市场本身来解决很困难,所以我们搞消费合作社,消费者不压价,生产者也不造假货。”作为发起人之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教授韩德强如此解释包地的初衷。对于购米包地的价格认定,有媒体称由三农专家温铁军担任,也有人说是何慧丽,但无论是谁,“他们学者可以承担这个角色,生产和消费双方都信任”。
新销售方式遭遇波折
张砚斌告诉记者,他们的目标是争取包地600亩。4月27日当天,一位广州的企业家已经认购100亩,之后何慧丽发动学生和同事加入,截至5月10日下午,游说成功的总共有111亩地。“到六月插秧季节就得停止,定多少就算多少。”与学者们对消费与生产的理论阐述不同,张砚斌对购米包地的理解更为现实。他说,超市虽然免掉费用,但毕竟不长久,而大米进入超市不久,北方一种同类型大米就降了价。“何教授说,购米包地可以把中间商人盘剥的可能降到最低,而且包地这种形式又比较稳定,农民们就愿意干。”
张砚斌上个月的手机费是1100元,这让这位村支书十分心疼,但没有办法,每隔两天他必须通过电话跟村里联系。“一斤大米卖2.5元,运费成本就得有0.67元,现在就是赔着本卖。”
而从消费者的角度而言,由于兰考大米出自国家贫困县,相当一部分参与销售与购买大米的人是抱着一种“支持公益事业”的心态的。普通大米市价1.5元一斤,人们能否日复一日地多花1元钱支持南马庄的农民,相当多人持有疑问。在推行“购米包地”的时候,最初张砚斌跑遍了北京西城区的小区,摆上展板,打出条幅,但询问的人并不多。不得已,何慧丽再次走“熟人路线”,向自己的学生、同事推销。
无论是最初卖米,还是购米包地,共同的一点是教授和农民们没有走正常的市场路线,而是过多地借助于新闻效应与社会热心。正因为此,教授卖米事件甫出,质疑声就不绝于耳。主要集中为两点,一是何教授让农民去北京“直销”,是无视市场规律,无视现代物流,无视社会分工;二是大米今年卖完了,明年还能凭借教授之力继续卖下去吗?兰考大米能给其他农民一个成功的启示吗?
1月17日,中国青年报发表知名评论员童大焕的文章,认为教授卖米一周只卖出100公斤,“个人英雄主义失去市场,恰恰是市场信用逐渐成熟的表现”。一位采访过何慧丽的同行对记者说:“现在市场化程度如此高,分工如此细,她还在让农民自己去街上卖大米,挣的钱连路费都不够。一些知识分子凑个热闹来买,农民还要打车给人家送过去,纯粹赔本赚吆喝。”4月28日,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一位教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认为,在人们对主食的消费比重日益降低的情况下,如果考虑到大米的运输成本及经营超市的成本,其价格优势会打折扣,毕竟现代物流是市场经济下专业化分工的结果。
同时,由于何慧丽与温铁军在三义寨的新农村建设试验,不少人对“南马庄模式”抱有相当高的复制期望,但最初教授卖米的尴尬与无助,以及后来借助媒体,又让他们否定了事件的可推广性。因此即便成功,也仅仅是个教授“大米秀”的个案。
“不是卖大米而是卖理念”
反市场与不可推广的帽子让何慧丽感受到了莫大的精神压力。“不是因为被他们说中了,而是我何慧丽从来没指望自己能创出什么模式。做一点是一点,我没有想那么多。”何慧丽把“高帽”撂到了地上。
在何慧丽眼中,南马庄的合作社是一个事业,卖大米只是这个事业中的一环,“一个事业做成,起码需要3到5年,现在在很多人眼里,它必须成功,它必须有意义”。对于反市场的论调,何慧丽说市场不是万能的,农民在市场中没有定价权,容易受盘剥,“农民直接出卖可以获得更多利润,为什么不允许这样一种形式(购米包地)存在?”
事实上,何慧丽帮农民卖过的不止是大米,从2003年开始在兰考挂职任副县长起,她就开始帮助农民推销产品。“我卖过农村老太太做的鞋垫、钥匙扣、十二生肖工艺品,每次一回北京就向同事和学生推销。”而在早年,何慧丽甚至有一个规矩,接受采访的前提是记者必须资助一位兰考贫困学生。在三农问题上,何慧丽师承温铁军,属于“实践派”,注重理论从实践中得来,注重乡村试验,注重行动,“事情就是一点一点做出来的。”
之前,曾有媒体把这位河南灵宝农村走出来的知识分子称作农民代言人,但在何慧丽看来,代言是不够的,还要代卖。“我希望你们媒体能够强调行动的责任,不是追求什么模式,讨论市场,而是帮助农民,做一件事就是一件事。”何并不否认现在卖米成功的偶然性,但依她的逻辑,走到今天也是必然,“当初没有在郑州的不成功,就没有在洛阳的受骗,没有在洛阳的受骗,就没有在北京的卖米。事情一环套着一环”。
正因为此,何慧丽对媒体和公众对大米表现出的强烈兴趣很不解,“我们在南马庄搞农村合作社试验,改变最大的是农民的精神面貌,经济方面的改变恰恰是目前最小的,为什么在这件事上追求一个意义?”
何慧丽现在的身份是开封市禹王台区挂职副区长,春节过后,她几乎一直待在北京。一方面忙教学,一方面忙卖大米的事。她说自己不是在卖大米,而是卖理念。从农村回到城市,何慧丽“卖理念”的行为一直没有停止。“在卖大米这件事上,我看到的是新农村建设的一个缩影。它不应该只是农民的事,而是整个社会的事,比如,超市这种主流的城市商业渠道,应该用什么态度对待农民?一个有能力的消费者,又该用怎样的态度对待农民?”
“你说农民笨,素质低,光是说,你要帮助他们,就不如买一双鞋垫。”何慧丽说这话的语气,一如她在推销大米的时候。
建设新农村要同城里人说事
“新农村建设,不应该只是农民的事。城里人必须参与。”何慧丽说。
在何慧丽眼里,城里人和农民是被截然分开的两个群体,但前者欠了后者很多,至少在帮助的道义上。在城市里发起消费合作社,实现消费者与生产者对接的一个基本规定是,消费者对农产品不压价。“我相信消费者是分三六九等的,有人能够跳出小我,愿意让自己的消费更有责任心一点,帮助农民。”
这些话在一些人听来,依旧有些偏离市场而依赖道德的味道,但何慧丽对这个举措所带来的意义深信不疑。“农民自助,城乡互助,这样一种关系的结果,肯定不是农村人拼命往城里挤,城里人则拼命地对农村人压价。”
因此,何慧丽搞罢农村合作社,在城市里就忙不迭地和温铁军等三农专家们搞起来消费合作社。从卖米的细节,到城乡关系和谐,何慧丽对人介绍时,总是循着这条路线。有记者采访,何慧丽很少拒绝,无论对方有多么尖锐的质疑,她说众人拾柴火焰高,她对每一个接近的人都推行着她的新农村建设理念。
从推行新农村合作社试验,到发起城市消费合作社,何慧丽的阵地从农村暂时转移到了城里,但一如既往地,何的背后站着一大群城里的知识分子。用何的话说,他们是一群热衷于“掺和”的知识分子,新农村建设,离不开这些“掺和”。
4月27日,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温铁军、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教授韩德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黄季苏、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汪晖、国外理论科学副主编祝东力、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专家黄平等人,带头在购米包地的合同书上签字。
“她的行为是可以理解的,每个人都会受到她的感染,投身到这样一种事业中去。怀疑者总是要怀疑,有时候没有必要非去说服他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管理学院研究员韩德强说。北京市乌有之乡书店老板范景刚是最早向农民们伸出援手的人之一,他印象中的何慧丽,对农民有很深的感情,对农村也有自己的看法,理性与感性的结合,才促使这位教授有了不同于旁人的举动,但也许这完全是一条可以走得通的路。(郑州晚报记者
游晓鹏/文 廖谦/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