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是第十三届全国防治碘缺乏病日,在2000年已经实现消除碘缺乏病阶段目标的广东,从2004年起大幅反弹、滑坡,已重新沦为不达标地区。
据广东省盐业总公司介绍,广东的碘盐覆盖率从1995年的48.2%提高到2002年的92.4%,但是2005年回落到79.9%,居全国倒数第四;合格碘盐食用率从1995年的55.8%上升至2002年的88.6%,在2005年又降至75.1%,全国倒数第五。 同时,广东8岁至10岁儿童尿碘中位数由1995年碘营养偏低的91.6微克/升提高到2002年碘营养适宜水平的184.5微克/升,目前又降到了140微克/升。
据了解,造成反弹的主要原因,在于广东东西沿海和珠江三角洲部分地区非碘盐冲销严重。2005年广东全省只有60.5%的县(市、区)居民合格碘盐食用率达到90%。同时碘缺乏病防治机制尚不完善,责任和分工尚未落实到位,打击非碘盐冲销力度有待加强。
专家呼吁,首先政府部门必须加大监管力度,其次,健康教育工作也要进一步加强,特别是在中小学生中加强宣传力度。记者 杨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