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每一期舆论监督节目,都有公关行为出现”
在制片人张洁看来,出好节目是制片人永恒的压力。而同样永恒的压力,则来自于一期好的调查性报道,尤其是舆论监督报道,它可能播不出来。张洁称之为“永恒”的压力,是因为监督对象的公关是“人性本能的一种反应,因为你的节目触及了一部分人的利益,你可能影响了他的名誉、财产、乌纱帽,甚至让他掉脑袋。 ”
“这种公关尤其恶劣的地方在于”,张洁说,“这事实上是我们监督对象的再一次腐败——花着纳税人的钱飞来飞去,请客送礼,住豪华酒店,维护的却是一两个人或者少数一些人的利益。”
一个广为流传的说法是,《焦点访谈》门前经常排着两个长队:一个是来自全国各地的群众,向《焦点访谈》节目反映情况的;还有一个,是住在北京各宾馆里的来自全国各地的干部,向《焦点访谈》节目公关,不要播批评他们的片子的。
而在《新闻调查》门前公关的队伍可能不比《焦点访谈》短,因为《焦点访谈》节目作为日播的13分钟节目,可能当天就捅出去了。而《新闻调查》作为周播的45分钟节目,从拍摄到制作、剪辑、播出,给来公关的人留了长达两周的“排队”时间。
张洁向记者证实,几乎每一期舆论监督节目,都有公关行为出现。有一些节目因此被贴上橙色标签锁入柜子,但大部分节目还是如期播出了。
“《新闻调查》播出的每一期有影响力的舆论监督节目,都是全台上下,甚至还可能是台之外更高层的领导,抵抗公关的结果。”张洁说。
有一段时间,节目的播出率只有50%
到新闻调查3年,做了很多期节目之后,柴静越来越相信一位美国大律师说过的这样一句话:真相是无底洞的底。
在《新闻调查》,没有一个编导会说,我们能掌握真相——越做得多,越觉得真相不可企及,对于他们而言,探寻本身比结果更有意义。
“探寻真相是一种姿态,是一直努力的方向,”张洁这样看待《新闻调查》的口号“探寻事实真相”。
这条路,却不好走,有一段时间,播出率只有50%,尤其在2002年,“有真相被隐藏的地方就应该有新闻调查”就变得更为艰难,有10多期节目被毙。
有些编导因此不太愿意做调查性报道,于是就出现了这样的现象:一个好的调查性报道选题,因为难度和风险比较大,有时候题在题库里放了3个月甚至半年都没人去领。
《新闻调查》于是建立了一套绩效评估体系。这个评估体系的导向非常明确,凡是制作调查性报道,节目的评分就高,摄制组成员拿到的稿酬也就多。只要是调查性报道,根据难度和对抗性,会分别加10分到20分。接着又建立了做调查性报道的风险机制。凡是制作完成的调查性报道,经过制片人验收而没有能播出的,摄制组可以拿到这个节目正常稿酬的80%,这80%的风险由制片人承担。
做一个揭黑记者,就不能在生活中留下阴影
现在的张洁,已经在约束自己尽量少和官员、老板交朋友。他解释,“你要和不良现象打交道,你就要客观公正,要有同情心,你要不让权势和金钱干扰报道的公正性,你要抵御住诱惑。成了朋友,监督就没法进行了。”
“我们要做一个揭黑记者,就不能在生活中留下阴影。”出去采访时,包括正面报道,张洁都要求栏目自己承担经费。这在新闻行当里被视为异类,也遭到很多媒体的嘲笑。但张洁和他的同事依然坚持,因为“一个做调查性报道的记者要注意小节。廉洁和公正,是一个记者最基本的职业底线。”
这样的坚持有时候让张洁对他的同事感到一种内疚:他们奋斗的目标特别大,但是他自己的生存问题又很具体、很艰难:很多是“北漂”,没有户口,要按揭买房,每个人都面临很多很世俗的问题。
2004年在居庸关召开的一次调查性报道国际研讨会上,张洁在报告的结尾打出一张照片,一个小男孩笑得特别灿烂。
张洁介绍说,这是我的孩子。“2003年我接管了这个栏目,同时成为了一个孩子的父亲。他是我的未来,他们是中国的未来。我希望他们长大之后的中国,不要再有那么多的腐败,不再有那么多的不公正,不再有那么多的环境污染……我们现在的理想坚持,就是希望他们能生活得更好;我们所做的一切,都跟我们的未来有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