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五月十六日电(记者赵胜玉)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环境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环境执法面临“三高两多”的严峻局面:污染物排放总量居高不下;环境事故进入高发期;群众对环境质量的期望越来越高;环境执法外部干扰多;环境执法工作自身问题较多,这使环境执法面临严峻挑战。
未来十五年,是中国加快城市化进程、基本实现工业化的重要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环境压力最大的时期。“十一五”规划要求,单位GDP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两成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一成。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张力军认为,当前环境保护任务日益繁重与环境管理严重滞后之间的矛盾相当突出。
据了解,目前经济发展与污染物总量控制的矛盾非常突出,全国总体污染物排放总量居高不下,已经严重超过环境承载能力,水、大气、土壤等污染日益严重,固体废物、汽车尾气、持久性有机物等污染持续增加。全国环境问题呈现出结构型、复合型和压缩型的特点,不仅表现为污染物排放总量大,而且污染类型日趋复杂;不仅常规污染问题严重,有毒有害物质的危害问题也日趋严重。环境监管与执法任务更加繁重与艰巨。
张力军认为,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都已经历过的突发性环境事件高发期,中国经历了二十多年的快速推进工业化的发展阶段后,目前环境问题集中出现,中国已进入环境污染事故高发时期。改革开放初期建设的许多企业,特别是化工、冶炼等高污染行业,由于产业布局不合理、生产工艺落后、设备老化等因素,多数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环境安全隐患问题。
据统计,近年来全国因环境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以年均百分之二十八点八的速度递增,去年上半年就发生了四百二十二起,有的已经出现围堵冲击党政机关、聚众堵塞交通干线、打砸抢烧等过激行为,严重影响了社会稳定与和谐。
生态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广大人民群众在充分享受改革开放成果的同时,对环境有了更高的要求,人民群众的环境需求与环境形势日益严峻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各地不法排污企业违法排污,环境污染严重威胁群众身体健康问题凸现。据统计,二00五年全国各级环保部门受理公众投诉环境案件达四十九点九万件。环境问题已成为中国国内社会的热点问题。
张力军说,环境执法的法制、体制、机制与能力建设存在一些问题,使执法环境更加严峻。不少环保法律法规过于原则和粗略,可操作性不强;相关单行法禁则多,罚则少,对某些违法行为处罚力度不够,罚款额度过低。
他认为,在体制方面,主要是统一监管能力薄弱,横向职能分散,上下级环保部门纵向分离,造成政令不畅,难以发挥整体监管效果。机制方面,主要是部门之间的联动还未形成制度,企业守法激励机制和全社会参与监督机制不健全,被动地进行污染控制和生态破坏末端执法。能力方面,主要是执法队伍人员少、装备差、监控手段落后、经费难以保障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