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地下文物库7月开建,原来发掘出土的文物将全部存入 昨日,定陵挖掘50周年特展上,游客观赏孝端皇后的陪葬品九龙九凤冠。本报记者薛珺摄
本报讯(记者王荟)50年前从定陵地下宫殿出土的4000多件文物将全部重返地宫,在昨天举行的纪念定陵发掘五十周年庆祝仪式上,十三陵特区办事处副主任聂友义透露,备受关注的定陵地下文物库房将在今年7月开建,地点选在定陵第三道院右侧(第一陈列室周围)。
新地宫安装智能化设备
聂友义介绍,新建的文物库房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地下两层、地上一层,整个库房建筑面积达到3500多平方米。地下两层主要为文物库房和设备用房,地上一层为自动化设备监控管理用房和交通疏散进出口。
新的地下文物库房将安装现代化的智能安防设备和恒温恒湿自动化设备、消防设备以及文物专用储藏柜。从容纳空间来看,除保存好定陵地下宫殿出土的文物,还能接纳一定数量的新增文物。
目前,定陵的出土文物分别存放在明十三陵博物馆、地上文物库房以及几间陈列室。
文物特展披露珍贵史料
昨天,在为庆祝定陵开掘50周年而举办的文物特展上,定陵出土文物中的精品九龙九凤冠、金锭等被集中展示。此外,发掘定陵时的政府批文(复印件)等历史资料也在展览中亮相。
这些史料包括1955年10月13日北京市副市长吴晗致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关于发掘长陵的信件,郭沫若、沈雁冰、张苏、邓拓、范文澜、吴晗于1955年10月15日上报国务院关于发掘长陵的请示,周恩来总理、陈毅副总理关于发掘长陵的批示等。
发掘队长直陈当年遗憾
当年定陵发掘工作队队长赵其昌在昨天的活动中非常激动,这位年过80的老人,不顾别人的劝阻,坚持站着完成整个发言。
作为当年第一个进入定陵地宫的人,赵其昌并不同意被称为定陵发掘“第一人”。“考古不是探险,没有所谓的第一、第二。”
赵其昌说,当年由于受发掘设备、条件的限制,很多丝织品在发掘中被损坏,而这些丝织品复制十分不易,成为发掘工作留下的最大遗憾。
在定陵发掘之后,我国再没有批准过对帝王陵寝的主动发掘。许多专家表示,在对出土文物特别是一些丝织品、有机物还缺乏科学保护办法的前提下,国家不主动发掘帝王陵寝的原则是不会改变的。
泰陵抢修主体工程十一竣工
方城明楼的大木结构几乎全部腐烂,复建选取硬质杂木
本报讯(记者王荟)昨天,在纪念定陵发掘五十周年庆祝仪式上,十三陵特区办事处副主任聂友义透露,今年三月开工的泰陵抢险修缮主体工程———方城明楼目前施工进展顺利,将在今年十一竣工。
聂友义介绍,明楼的大木结构几乎全部腐烂,属于十三陵建筑中损坏比较严重的。为此,工作人员选取柏木等硬质杂木,对明楼大木结构进行复建。
十三陵特区办事处主任杜高潮介绍,目前十三陵特区已经编定辖区内明十三陵、居庸关长城、银山塔林三处国家级文保单位的3至5年内的保护规划,未修缮过的几座陵寝也将加紧抢险修缮。《新京报》新闻热线:010-63190000、010-96096333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