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报记者 宋意丽
时报讯 一位即将高考的女生,因对身材不满意,拚命节食,不到“标准体重”誓不罢休,但这并未带来理想效果,她的性情变得古怪,内分泌严重失调。
痛心疾首的家长向时报发出求救:“救救我们女儿吧!不要让女儿再为标准体重而执迷不悟。 ”
为高考体检疯狂减肥
嘉嘉(化名)是余杭某重点高中高三学生,身材矮胖(身高152厘米、体重57公斤)。
自从上学期拿到《2006年高考报名及相关政策说明》书后,她就按照书上标准体重的计算公式[体重(千克)=身高(厘米)-110],进行节食减体重。
“其实女儿看上去一点也不肥胖。”父母透露,为了高考体检,嘉嘉二月上旬就开始“恶减”体重,非达到42公斤标准体重不罢休。
从那以后,早、晚餐的米饭加起来不到3两,菜几乎不吃,水果也不碰了。嘉嘉疯狂节食。
今年4月的高考体检后时,嘉嘉体重已降到45公斤,但她并没有停止减肥。
三个多月没来例假了
“一个正承受繁重学习任务,不断长身体的年轻人,一天的进食还不如小宠物,这不等于慢性自杀吗?”家长心急如焚。
嘉嘉还在生理、心理和感情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今,她已三个多月没来例假,内分泌严重失调,原先红润的脸色不见了,还经常发脾气,整天阴着脸,原先和父母有说有笑,现在变得敏感、易怒、紧张。
这是内心压抑的表现
时报心理诊疗室的专家一致认为,嘉嘉“减肥”不当导致营养失衡,从而引发各系统失调,尤其是内分泌系统。
嘉嘉存在心理疾病,疯狂减肥是内心压抑的表现。
她的内心深处有一个心结,就是身材不够标准,随着年龄的增长想法越来越剧烈,一碰到某种颇具代表性的说法(这次就是“高考说明”引发的)时,心理防线就立刻崩溃,似乎找到了理所当然的理由,找到了发泄的方法。所以,嘉嘉才会固执己见、坚持减肥。
其实,嘉嘉的行为也是与父母抗衡的表现,她希望以此缓解学习压力。这时,父母不要与其建立对立关系,要多关心、多了解、多观察,帮其走出心理困境。
通过家长和记者的共同努力,嘉嘉的情况目前已有所好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