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垂体腺瘤病人手
正常人手
最近协和医院召开了首届垂体腺瘤患者健康教育大会,来自全国各地的300名垂体腺瘤患者把会议大厅挤得满满的。很多病人病症表现扑朔迷离,治疗经过曲折不平,协和医院的专家们提醒说,垂体腺瘤发病率正在上升,要像警察破案一样,识破垂体腺瘤的种种假象。
脑子里长垂体腺瘤,男子乳腺老增生,女孩患了巨人症在一般人的印象里,垂体腺瘤很少听说,不是常见病。哪儿来的这么多病人?其实长久以来人们——不光是病人,连医生都对它没有足够的认识。
有一个50岁左右的男病人现身说法,他说自己先是得了一侧乳腺增生,手术切除;过了一阵,又得了另一侧乳腺增生,再做手术。接着他又说,得了乳腺增生还不算完,他的眼睛又看不清了,这回是青光眼,还得做手术。医生和他自己都认为这样一个个手术做下去不是办法,得找找根源。找来找去,原来他得的是垂体腺瘤,乳腺增生和青光眼都是深藏在脑子里的垂体腺瘤的种种表现。
另一个病人王丽说,自己脾气最近变得很急躁,动不动就和丈夫吵架。而且体重暴涨了10公斤,脂肪都堆在肚子和大腿上,胳膊和小腿却变细了,脸上长了很多小痘痘,还查出了高血压和糖尿病。到许多医院检查了很久都查不清,最后协和医院才发现也患了垂体腺瘤的一种。由于症状表现扑朔迷离,一般人识别不出来。
还有一个成年病人说自己患了垂体腺瘤中的肢端肥大症,10多年来双脚逐渐长大,只能不断加大鞋号。他本人、妻子均未注意这一变化,单位体检也未发现他有病。另一位农村病人说,15年来自己的手越来越变得粗大,自认为是每天干活造成的,由于发现有病时间太晚,治疗效果不好。
正常人垂体腺瘤发现率为10%~20%,早期症状与性腺功能下降有关
像这类手脚变粗大,面容变丑陋,育龄妇女不能生育,男性也会泌乳等等看似不相关的病,其实都和垂体腺瘤相关,常常被人们所忽视。
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外科王任直教授说,垂体腺瘤不是少见病,但是人们对它却很少有正确的认识。一组数据回答了这一问题。国外调查证实,垂体腺瘤尸检发现率为9%~65%,正常人群随机发现率为10%~20%。协和医院神经外科任祖渊教授说,其实垂体腺瘤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肿瘤,近年来发病率有不断上升的趋势。绝大多数的垂体腺瘤都是良性肿瘤。
王任直教授说,垂体腺瘤通常发生于青壮年时期,常常会影响患者的生长发育、生育功能、学习和工作能力。垂体腺瘤的临床表现千差万别,最早出现的症状与性腺功能下降有关,如女子月经减少,停经;有的病人出现视力视野障碍,跑去看眼科,按照青光眼、白内障等治疗;有的病人长期不孕、月经紊乱、闭经等,到妇科和中医科调经,而没有检查垂体激素水平,没有看神经外科或内分泌科;有的病人出现性欲下降、阳痿等性腺功能低下的症状,往往被忽略或认为是男科、妇科的疾病;经常有很多病人患病后辗转多个科室,内分泌科、神经外科、妇科、眼科、皮肤科、骨科、男科等等,长期得不到正确的诊断和治疗,从而贻误了病情。
协和医院的专家们强调,对于垂体腺瘤,关键是提高认识,出现相关症状要有垂体腺瘤这根“弦”。警惕早期轻微症状,早期就诊,防止漏诊和误诊。
治疗垂体腺瘤要内分泌科、神经外科、眼科等多科室合作
治疗垂体腺瘤不能光靠一个科,它是一个多科协作的综合治疗过程,内分泌科、神经外科、放疗科、眼科、影像诊断科等合作治疗的效果,明显优于单一专科。所以专家们建议患者应该到具有综合治疗垂体腺瘤的医学中心诊治。通过一系列的激素测定、磁共振等检查来找出发病的根源是在垂体、肾上腺还是身体其他部位。
如果能够及早发现,很多病人通过手术可以得到根治,部分病人可用药物及放射治疗三种方法得到有效的控制。现在很多垂体手术都采用不开颅的方法,从鼻孔进入,病人从外表上看不到手术切口,创伤小、恢复快。
青少年、育龄妇女等要慎重采用伽马刀治疗
垂体腺瘤的诊断应根据不同的病人情况,采取个体化治疗,医生要考虑到患者年龄、疾病程度、肿瘤大小、潜在的远期损害等,特别是对于年轻的未婚、未育患者,更应慎重选择治疗方法。
协和医院内分泌科金自孟教授记得一个12岁的小姑娘,小学还没毕业,身高已长到1.76米,她到医院做了磁共振,被诊为垂体腺瘤,通俗地说就是巨人症,在当地做了放疗。一年后,因为磁共振片子没变化,又做了伽马刀。金自孟教授说:“我看过这孩子,认为她是青春期垂体肥大,不是垂体腺瘤,可以不治疗。可是等她16岁时再来协和医院,由于家长和当地大夫的过度治疗,2次放疗已把她的脑子搞坏了,月经不来了,垂体功能也低下了,造成了永久性的伤害。”
所以,协和医院专家们说,有广告宣传根治脑瘤最好的方法是不开颅的伽马刀、质子刀、光子刀等,其实这些“刀”并不适合所有的脑垂体腺瘤患者。青少年、育龄妇女以及存在视功能障碍的病人,要慎重采用伽马刀治疗。本报通讯员段文利本报记者钟卫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