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市委书记怒斥会风引起的思考
市委书记汪洋走马上任以来,对重庆市大小会风的批评已不是第一次。5月12日,汪洋同志在全市科技大会结束时,再次对会风问题提出了严肃批评。应该说会风问题是一个“常见病”。 一是会议长而多、会议松散、议题不集中、议而不决、决而无效,台上滔滔不绝、空话连篇,台下心不在焉、昏昏欲睡。二是会议规矩多。有的单位开会喜欢讲规格,逢会必请领导到场,动辄要求“一把手”参会,领导分身无术,再加上一般会议都会发放会议资料,会议精神、领导讲话都可以通过会议资料了解到,“赶扬子”开会的现象也就并不奇怪了。三是会议形式多。会议会议,“会”是形式,“议”是内容,应重内容轻形式,但在有的地方却恰恰相反,领导干部疲于应付各种形式的会议,以会议落实会议的现象也屡见不鲜。四是会场陋习多。一些同志参加会议多了,就变得疲塌,“八点开会九点到,你念文件我看报,台上讲话台下吵,低头打盹人不少”。过去人们谈会风,较多地关注会风的客观因素即会议本身的探讨,对会风的主观因素即参会者自身的陋习却讨论得较少。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狠刹不良会风,出台了一系列规范会风的文件,收到了一定效果,今年“两会”扑面而来的清新会风,就受到了各界群众的广泛好评。然而,积习难改,各种陋习依然在“会油子”们身上根深蒂固,一时难以根除。
正如汪洋书记所说,会风就是党风,会风就是作风。因为会风问题从本质上反映了党政干部的工作作风和思想作风,反映了一个地区、一个单位干部职工的精神面貌,更反映了他们的政治素质、敬业精神和工作责任感。汪洋同志怒斥会风,其意义已远远超越会风本身。作为一名普通党员干部,笔者认为我们至少应在汪洋同志的怒斥中思考三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会风问题反映党的作风建设的紧迫性。会风问题从本质上反映了党政干部的工作作风和思想作风,反映了一个地区、一个单位干部职工的精神面貌,更反映了他们的政治素质、敬业精神和工作责任感。会议作为落实上级工作部署的一种重要形式,在工作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会风不好,势必影响会议的有效性,影响对会议精神的把握和贯彻落实。再者,善于尊重别人也是一名党员干部必备的素质。领导在台上讲话,参会人员迟到早退或在下面交头接耳,这既是不尊重讲话人的劳动成果,也是对其他与会者的不尊重。这种作风,将影响干部的形象,失去其在群众中的威信。汪洋同志怒斥会风,其含义远远不在会风本身,其意义也远远超越会风本身。
其次,会风问题反映党的纪律建设的紧迫性。纪律是执行路线的保证。没有纪律的保证,没有全党的统一步调,思想混乱,组织涣散,各行其是,一盘沙,必将贻误战机,丧失机遇。如果连在众目睽睽之下的会场上都不能自律,很难相信平时他在自己说了算的“势力范围”能够做到自律。“千里之堤,毁于足下。”会风问题虽小,但已折射出个别党员干部在遵守党的纪律、遵守规章制度方面的随意性,应引起每一位党员干部的深刻反思。
再次,会风问题反映党的思想建设的紧迫性。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党的作风是党的性质、宗旨、纲领、路线的外在体现,也是增强党的凝聚力、战斗力的重要内容。从表面上看,会风散漫是作风不实、不正的反映,但从中折射出个别领导干部对工作散漫、作风飘浮持无所谓的态度,追根究底却是党性观念不强的表现,必须引起各级领导干部的高度重视。今年,中央将学习、遵守、贯彻、落实新《党章》作为全党政治生活的一件大事来抓,并在全社会掀起了“八荣八耻”教育。我们要以此为契机,大兴求真务实之风,牢记“两个务必”和“四项纪律、八大注意”,时时刻刻“洗耳、洗脑、洗心”。要在克服****、遵守党章党纪、端正工作作风问题上,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细微之处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用自己的模范行为弘扬正气,影响单位,带动部属,为实现党风、政风、行风的不断好转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来源: 华龙网 2006-05-18 10: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