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5月18日电(记者战艳)今年第一个台风“珍珠”18日凌晨2时在广东汕头登陆。气象专家成功预测了“珍珠”怪异路径中近90度的拐弯及登陆时间和区域。正在参加全国气象科技大会的专家指出,以“珍珠”为代表的极端天气事件正对中国气象预报水平提出更高的挑战。
中国工程院院士、气候专家丁一汇说,台风“珍珠”提醒人们,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极端天气事件发生频率正在增强,一些原来发生概率较少或没发生过的极端天气事件开始出现。
丁一汇说,例如,今年“珍珠”来得偏早——比往年第一个登陆中国的台风平均时间提前了约1个月。他说,台风形成偏晚的例子发生在2004年12月,当时台风经过日本时导致当地气温骤暖,人们在冬天里穿起了短袖衫;台风偏多的例子是去年墨西哥湾的3个飓风,破坏力之强也十分罕见。
丁一汇说,极端天气事件的增多,给传统天气预报模式带来了挑战。
他说,目前中国24小时内对台风的预报与实际登陆点距离的平均误差为135公里。“135公里就意味着,如果预报台风在福建厦门登陆,那它可能在浙江登陆,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是海洋资料不足。”他说,“海洋资料可以通过卫星、船舶、浮标等来获取。”
丁一汇说,现在看来,不但长期的气候预测要考虑气候变化背景,短期的天气预报也要加入气候变化背景。如今年“珍珠”发生较早的主要原因是受“拉尼娜”的影响,即西太平洋洋流偏暖,这也就意味着台风会来得比正常年份早。
他说:“天气预报也需要复杂化。要把全球气候、海洋、大气、陆地等因素耦合在一起,才能在任何因素发生变化的情况下,精确预报天气情况。”
丁一汇说:“实现从几个小时到几十年的无缝隙天气预报,是人类研究大气的最终奋斗目标。”
全国气象科技大会18日在北京开幕,为期两天,是1996年以来全国气象行业的第一次行业大会,由中国气象局、科技部、国防科工委、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5大部委联合主办,旨在推动气象技术创新。目前中国约有7万人从事气象工作,他们分布在气象、军队、高校、研究所、民航、水利、农林渔等行业和部门。中国气象局副局长许小峰说,中国气象科技几十年来取得了巨大的进步,目前是世界上少数几个同时拥有极轨和静止两个系列业务气象卫星的国家之一,并自行研制和发射了7颗风云极轨和静止气象卫星,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气象科技仍处于相对落后的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