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尤其是近年来,广东省服务业吸收外资步伐明显加快,服务外包发展迅速,服务出口快速增长。截至2005年底,该省承接服务外包业务的企业累计达3235家,投资总额94.3亿美元,营业额150亿元,服务外包出口28.3亿美元,从业人员达24.8万人。 其中外商投资服务外包企业2787家,投资总额83亿美元,营业额130.3亿元,服务外包出口27.7亿美元,从业人员达23.8万人。
服务外包集中在各类园区
广东省服务外包企业主要集中在广州、深圳、珠海、佛山等珠三角的大城市。其拥有广州、深圳、佛山、珠海四大国家级软件产业园。广州天河软件园2005年实现软件收入105.1亿元,占全国软件收入的8.7%,园区企业数、产业规模、服务创新和技术平台建设等方面列国家软件产业基地首位。深圳软件园目前已聚集了IBM、甲骨文、微软、惠普、金蝶、腾讯等知名软件企业。上述四市有服务外包企业2728家,从业人员24万多人。珠三角服务外包企业大多又集中在开发区和各类园区。
服务外包以跨国公司投资为主
据介绍,广东省从事服务外包业务的企业包括各种所有制类型企业,其中跨国公司投资企业规模大,是承接离岸服务外包的主体。知名跨国公司如微软、爱立信、NEC等都在广东投资设立研发中心,承接外包研发项目。柯达公司2002年在深圳设立首家影像集中处理企业,业务量高速增长,拥有员工400多人,主要客户包括美国花旗银行、汇丰银行、渣打银行、恒生银行等。IBM在深圳投资成立ISSC公司,主要为日本、香港和欧美市场提供IT服务。
近年来,日本、德国等一批国家到广东省设立企业,拓展服务外包业务,发展势头良好。如日本TRANSCOSMOS株式会社在广州成立广州大宇宙软件技术有限公司,专业从事面向日本的软件离岸开发业务,首期投资5亿日元建设1万平方米的研发中心,计划建设成3万平方米的离岸软件开发基地。德国RIB集团在广州软件园投资5000万元建立面向德国的软件外包中心,设计规模为1万人的研发队伍。
服务外包粤港合作有特色
承接香港服务业转移是广东服务外包产业的一大特色。近年来,一大批香港金融服务、软件企业加速向广东转移其业务流程,汇丰银行、东亚银行、瑞士联合银行、东方海外货运公司等都将其香港的部分业务流程转移到广东,香港700多家软件公司中有200多家在深圳设立分支机构。粤港联合开拓欧美服务外包市场,不少香港公司在承接欧美等服务项目后,也会把项目转移到广东来实施。广东的许多软件企业和产品已进入香港市场,并通过香港进入国际市场,如巨龙的多媒体教学系统中标香港政府招标项目,深圳远望软件技术有限公司成功承接香港华夏企业的港口、仓储和运输物流管理系统,现代计算机公司和香港地铁公司项目合作等。
承接研发外包成新热点
在广州,全市共有605家外商投资企业从事研究、开发、设计、试制新产品,投资总额25.7亿美元,合同外资12.3亿美元。广州龙沙研究开发中心以委托或联合开发形式与国内外研究机构合作,专门从事国外医药企业委托的医药、精细化工行业相关的自然科学及其相关科技领域的研究开发、实验,新产品、新工艺的研发,对现有工艺的改进及优化组合,转让研发成果;惠亚研发中心(广州)有限公司研究、开发、设计、试制电子信息产品的软硬件,接入网通信系统设备与新型元器件、集成电路、主机板、背板、高新线路板、电子信息的技术推广,技术与新产品70%以上外销;安利(中国)研发中心有限公司向全球关联企业提供咨询及技术支持服务。
采取措施承接服务外包转移
随着IT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外包模式的成熟,美国、英国以及一些欧盟国家的企业逐步发展业务流程外包。据权威机构预测,自1999年以来,全球BPO的年增长率平均为23%,成为外包中增长最迅速的业务。国际数据公司(IDC)的报告也指出,BPO市场到2008年将增长到6825亿美元。相对于制造业外移,外包的不同之处在于:为了节约成本(如深圳综合成本费用约为印度的2/3),但更多的动因是为了规避、减少风险,即所谓“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欧美企业正积极将服务外包转移到中国内地。
为此,商务部明确要求在全国抓紧实施“千百十”工程(即在全国培育1000家大型的服务外包企业、承接100家以上的世界500强跨国公司的服务外包业务、建立10个承接服务外包业务的基地),推动我国服务业扩大吸收外资。广东省也要求有条件的地方特别是各大开发区重点关注服务外包业务,做好项目组织、跟踪服务,把承接跨国公司服务外包作为吸收外资的增长点。
据悉,广州和深圳等市已经计划设立发展服务贸易和跨国公司服务外包专项扶持资金,每年对集中服务外包基地内的企业和项目,经综合评定后,参照其当年对区级财政的贡献率,给予一定额度的资金扶持。投资者在基地内设立服务贸易和跨国公司服务外包项目,从专项资金里划拨一定款项用于提供项目咨询服务和全程代办服务。
服务外包(链接)
当今,制造业服务化是个大趋势。随着制造企业内部各种分工不断细化,企业中许多服务环节纷纷从制造业中分离出来,成立独立的专业化服务企业,从而形成服务外包的新格局。
服务外包是新的商业模式,它的优越性很多。如美国戴尔公司是著名的笔记本电脑公司,该公司建立了客户服务中心,主要通过电话为客户服务。由于美国的人工费较高,接电话要有专人24小时服务,花费很多。有家印度公司提出专门为戴尔公司接电话,通过试接实践效果很好,戴尔公司便把电话业务交给印度公司。消息传开后,美国许多跨国公司都把电话业务外包给该公司。从此,这个公司成为一个从事电话外包的专业公司,一年的营业额达到7亿美元,充分显示了服务外包的新优势。
服务外包越来越得到企业的普遍重视,这是社会化分工的必然要求。对一个企业来说主要专注于生产经营中最有优势的环节,集中配置资源。对于自身不具有优势而成本相对较高的环节,完全可以服务外包,从而实现企业经营的最优化,创造最大的企业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