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具备现代农业的主要特征,如规模经营、机械作业、使用新技术、高效的生产率等。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统计,1950年到1980年,巴西农业年均增长4%,是世界上农业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20世纪90年代以来,巴西谷物产量从1991年的5790万吨增长到了2003年的1.23亿吨;农产品出口所取得的外贸顺差从100亿美元增长到340亿美元。 巴西现在是世界上第三大农产品出口国,咖啡、蔗糖、酒精和橙汁的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首位。
巴西农业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然而农村面貌却变化不大。受机械化大农场的影响,许多原先拥有土地的小农户在竞争中破产,他们变卖土地,流落他乡,成为无地农民。1985年至1996年,全国有410万农村人口失去了土地,离开了农田。贫困人口在农村中的比重从1981年的56.7%上升到了1990年的70%,农村人口在全国总人口中的比重从上世纪60年代的55%下降到目前的24%。由于国家投资较少,农村教育落后,医疗卫生缺乏,缺水缺电和环境污染,生存条件恶化。四处流浪的无地农民常常非法占地,或在城市贫民窟从事贩毒、偷盗抢劫等犯罪活动。
面对农业的两极分化现象,巴西政府意识到,在加快现代化进程中,农村建设和农民权益不能被忽视,否则工业和农业发展的不平衡会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20世纪90年代后,巴西政府重新审视了农业发展方向和农村建设思路,调整了农业政策,以土地改革为核心,重点解决农村贫困问题,并推出了相应的政策与措施。
土地是农民的立身之本,也是能够留住农村人口的关键所在。在这方面,巴西政府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给无地农民分配土地,让他们有地可种;二是鼓励农业发达地区农民到边远地区开垦荒地,扩大“农业疆界”。政府通过法律对大农场闲置土地予以强制征收,将征收的土地分配给无地农民,让无地农民有安居乐业的“根据地”。无地农民在得到土地的同时,还可以得到6000雷亚尔(2.12雷亚尔相当于1美元)的安家费甚至基本食品补贴。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安置农民以及帮助家庭农业面临许多困难,其中最主要的是缺乏生产资金和技术。从20世纪90年代起,巴西政府采取了许多措施来扶持家庭农业,其中主要措施有:给予从事家庭农业的农户提供低息生产信贷、减免土地税、鼓励参与农村养老金制度和参加农业保险,其目标就是扩大农村就业机会和提高农民的收入。
根据1996年“强化家庭农业计划”,政府贷款利率只有9%,比正常的农业贷款利率低3个百分点,且在贷款担保上也放宽了条件。家庭农户通过这些生产信贷用于购买种子、化肥、农机等生产资料,然后用农产品偿还,从而解决了农业生产所需的资金,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巴西为农民提供社会保障,让农民能够享有与城里人同样的社会福利,也为家庭农户解决了后顾之忧。1988年,巴西建立了农村养老金制度,只要农民按每年农产品销售额的2.1%缴纳社会保障金,就可以享受退休金、疾病和工伤事故补贴、家庭困难补贴、带薪产假以及领取抚恤金等福利待遇。此外,巴西政府为解决家庭农业的运输问题,近几年投资修建和维护农村公路1万多公里;政府还推行“土改与教育”相配套的计划,让数万农民免费进学校学习文化知识。
为了将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进行产业化的生产,巴西农村出现了两种类型的组织:一种是由分散的农户自己组织的合作社,由农户选举合作社领导,通过合作社集资办农产品加工厂,将自己生产的农产品统一推销或者是集中加工;另一种是由某工业企业或财团牵头,与农户签订合同,农户根据企业要求进行生产,企业则根据市场需求组织农户生产,按合同收购农户提供的产品。这种以组织或合同为基础形成的生产、加工、销售的产业链,不仅将农户与市场有机地结合起来,增强了生产竞争力,也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据巴西全国合作社组织的统计,2005年初,巴西有各类合作社7355家,参加合作社的农民有576万多人,合作社职工18万人。其中在从事农牧业生产的合作社中,农户平均收入是没有加入合作社农户的两倍。这充分说明,农户从组织合作社中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收益。据巴西计划部实用经济研究所2004年的调查,1994年至2004年,巴西农村贫困人口比重下降了9.8个百分点,农村人口外流的现象基本得到控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