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李传君文/图54岁的成都人陈古福其貌不扬,甚至有些不修边幅。当他津津乐道地向你介绍那一顶顶精美绝伦的川剧小硬帽时,你怎么也想不到他曾是水泥厂工人。
从上世纪90年代起,陈古福便拜成都有名的民间艺人为师,将制作川剧硬帽的绝活学到了家。 状元冠、小帅盔、太师帽……应有尽有,仅有拳头大小的帽子上装点着云彩珠翠、飞龙舞凤,最小的龙只有2厘米。他用3年时间做成了50余顶川剧小硬帽,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精雕细琢10天
走进陈古福家狭窄的客厅,用来装川剧小硬帽的小纸盒堆成一座山,电视机背后的墙壁上做了玻璃架,上面摆放几件精品。“整套川剧小硬帽是72顶半,”陈古福对记者说,“那半顶是老旦戴的羊角帽,结构较简单,另72顶又分文堂、武堂,文堂又分县官帽、状元冠、太师帽、小王冠等,武堂又分小帅盔、二郎叉、紫金冠等。”
要做成一件成品十分不易,老陈说至少要10天,而且工序十分复杂。“别看这些帽子个个流光溢彩,可主要材料都是纸板。”老陈介绍说,先把纸板剪成需要的形状,然后用烙铁将其烫成帽子的轮型,弯曲凹凸要匀称;接下来用雕刀雕刻龙、凤等造型,或者用铁丝、珍珠等做成珠花;再将这些造型各异的龙凤、珠花插到帽子上,还要在需要的地方涂上金粉或颜料,让帽子有金属质感;有的帽子还需要在表面蒙一层刺绣的缎子,且要做到表面光滑,这个难度很大。
“这是一样很精细的活,”老陈告诉记者,“稍不留神就会做成废品。”他从屋里拿出几只编织袋,里面全是做废的小硬帽或者帽子上的装饰品。“你看这个龙,大约只有2厘米长,上面的鳞甲都要活灵活现,得用针尖一个个地刺,当另一面呈点状突起后,再刷上金粉方成功。”
“做这些光工具就有好几十样,比如雕刀,长短宽窄不一的至少要6把,嘴型不一的钳子也至少要6把,各种烙铁也至少要6把,有的工具买不到得自己做。”老陈说。
拯救民间独门绝技
上世纪70年代,陈古福在原沙河水泥厂当工人。因为有裱字画的技术,于是,收藏了不少名家字画的成都市川剧艺术研究所吸纳了他,老陈来到新单位后,每天做的事情就是,装裱川剧老艺术家绘制的脸谱及名家字画,修缮、保管川剧老艺术家穿过的戏服等。就这样,他与川剧艺术结了缘。
上世纪90年代起,成都市川剧艺术研究所准备开发旅游产品,从成都剧装厂请来著名老艺人廖光荣,要他培养几个会做川剧脸谱等工艺品的人才,陈古福被选中。
“廖老师的专长是制作川剧硬帽。把本来用于演唱穿戴的硬帽缩小尺寸做成艺术品,是廖老师的创造,”陈古福对记者说,“可惜因单位经费紧张,廖老师只教了我3个月,就走了。”
为了把廖老师的手艺学到家,陈古福每天骑自行车跑几十公里到廖老师家里去请教。廖老师看他勤学,人又聪明,而且也感到这门绝技确实需要有人传承,于是悉心指导陈古福。后来,廖老师日渐衰老,便特意托付师弟梁银智来教陈古福。两位大师陆陆续续教了他10多年,老陈颇得他们的真传。
老陈现在很担心:“在整个川剧界,硬帽的制作无人能及廖老师,而且他年事已高,如果我不把这门绝活传下去,恐怕就要失传了。”
妻儿齐上阵
陈古福一家生活并不算富裕,老两口退休金加起来只有1000多元,一室一厅的房子住了几十年,儿子从小就睡沙发,但一家人却过得十分快乐。“受他的影响,我和儿子陈麟都对这个产生了兴趣,几乎所有空闲时间都泡在里面。”老陈的妻子魏淑荣告诉记者。
魏淑荣以前是成都齿轮厂工人,从来不懂刺绣,为了支持老陈做川剧小硬帽,她便自己钻研了起来,而今刺绣水平已相当高。帽子上常用的龙、凤、花草、云彩等图案她可以信手拈来。陈麟高中毕业后没有工作,平时除了看一些川剧方面的书籍外,就跟着父亲学手艺,如今他可以制作出精美的脸谱和一些简单的小硬帽了。
有了妻子和儿子的支持,老陈的东西做得特别好,得到社会认可。2004年11月31日,他制作的“万卷书”(川剧中孔明戴的帽子),获得首届中国民间艺术百绝群英会金奖。2005年春节在成都大庙会
上,他首次将亲手制作的川剧小硬帽拿出来展览,引起央视的关注。2005年4月27日,他制作的15顶蜀国人物头饰硬帽被
成都武侯祠博物馆收藏。2005年6月,成都市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他“天府著名民间艺术家”称号。老陈还加入了四川省民间文艺家协会。
“希望有人收藏我制作的川剧小硬帽,若干年后,子孙后代看到这些收藏品,可窥见川剧艺术的一斑。”陈古福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