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中国股市继续上涨,上证指数在此前轻松突破1500、1600点后,大盘继续大幅上扬,沪指报收于1664.09点,远高于上一个交易日的421亿元。深证成指报收于4358.63点大关,上涨184.87点,涨幅为4.43%,成交量达到299亿。
5月15日,美元兑人民币在15日自动撮合交易系统收于人民币7.9976元,为2005年7月份中国调整人民币汇率以来首次收于人民币8元的重要心理关口下方,盘中交易区间为人民币7.9989-7.9965元。人民币首次“破8”,达到去年汇改以来的新高点。
近日,全球最大的物业顾问服务公司之一世邦魏理仕向媒体透露,至少有5亿美元在今年第一季度投入了中国内地房地产市场,特别是投资在具备收租价值的物业中。
本版撰文 记者 李宏涛
最近,中国股市不断上扬。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突破8元大关,保持继续向上升值趋势。据估计,一季度至少有5亿美元国际资金投入内地房产市场。前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出台六条房地产宏控调控措施,直指当前北京、广州、深圳等地不断上扬的房价。
股市上涨分流部分房产资金
自从2001年以来,楼市与股市的走势出现了明显的一升一降反向走势。在存款负利率及资本市场投资缺失的金融环境中,人们必然有钱就买楼。经历了6年漫漫熊市的证券市场,从上证综合指数2200点的最高峰跌到1000多点的最低谷,股市的调整已经触底。在股改、QFII实施和交易方式创新等方面的刺激下,以及房地产市场遭遇宏观调控的情况下,最近一段时期股市开始大幅上涨。
广发证券负责地产研究的徐子庆博士认为,今年的股市很有可能冲上1800点,资金由楼市向股市分流的转折点正在出现,股市有可能将重新成为积蓄各路资金的洼地。而在过去的几年中,股市和楼市就像跷跷板的两头,楼市对资金的吸引力一直大过股市。当然,如果股市好起来,那房地产市场的调控难度将会降低很多。
升值预期促外资继续买楼
一位证券分析师认为,此次人民币汇率中间价首次破“8”,完全有理由把它看作是央行基于巨大的升值压力和升值趋势不可逆转的前提下以及下一步宏观调控的需要而允许人民币适度加快升值的一种信号。仲量联行中国区董事陈立民表示,外资对人民币升值的平均预期幅度在20%左右,此次虽然汇率破“8”,但外资对人民币继续升值的预期仍然存在,境外资金还在进来,而投资股市又受到种种条件的限制,因此境外资金主要放在地产投资上,直到人民币汇率明朗化、无进一步升值预期后,其收购物业的步伐才会缓下来。
世邦魏理仕的报告显示,由于预期人民币将持续升值,至少有5亿美元在今年第一季度投入了中国内地房地产市场,特别是投在具备收租价值的物业中。据相关资料统计,去年外资投在中国内地房地产市场中的收租物业总金额超过12亿美元。这些资金对市中心的甲级写字楼、高档公寓等物业形成良好的支撑。
宏观调控抑制房价过快增长
从去年宏观调控以来,北京、深圳等城市房价大幅上涨,长三角城市的房地产市场迅速回暖,全国的房地产市场面临再度升温的局面。因此,政府对房地产的调控仍然没有放松。
为了抑制投机,前不久银行和公积金的贷款利率双双上调,下半年上海楼市怎么走,政策仍然是一个重要的因素。面对未来楼市走势的不确定性,记者在对购房者的采访中了解到,许多购房者对当前的房地产调控看不到终点,因此对购房都非常谨慎,自住客也希望尽可能地降低购房成本,减轻还贷压力。
5月17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针对当前过快增长的房价,出台了六条宏控调控措施(详见昨日本报二版报道)。具体政策还有待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制定。从这六条措施,我们可以看出,政府绝不会坐视房价过快增长。
同时,我们还可以看到,政府希望房地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支柱产业,稳定健康发展,同时保证整个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适时适度理性购房为上策
去年,上海楼市在经历宏观调控的时候,楼市的走向主要看政策因素。而现在,楼市的走向要比去年复杂得多,既要看调控政策,又要看证券市场的沉浮,还要看汇率的变化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各种各样的因素积聚在一起,房地产的走向充满更多的变数。
前不久,银行和公积金的贷款利率双双上调,令许多购房者始料不及,这对购房的心理预期和经济压力都会产生影响。今年,上海的房地产仍然会供大于求,购房者的选择面仍然很大的,在买房时应该更理性、考虑得更周到。
仲量联行中国区董事陈立民表示:“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不管楼市何去何从,都应该在自己经济容易承受的前提下‘轻松安家’,而不是做一个买了房子严重影响生活幸福的‘房奴’。”
调整住房供应结构、控制住房价格过快上涨,是这次宏观调控的主要方向。从上海的实际情况来看,作为消费者,完全没必要担心上海房价会跟随北京、深圳等地再次大幅上扬,也不应期望房价短期内会再次大降。
对于目前市场上销售一直看好的小户型,随着宏观调控的深入,同类产品必将越来越多,价格上涨的空间也必将十分有限。
对购房者来说,关键还是要根据自身需要和经济能力,注重产品质量、性价比、置业风险,适时适度理性消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