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非洲大陆上到处可以看到中国人的足迹。在欧美人眼中被饥饿和灾害笼罩的非洲大陆在中国人眼中却正好相反,中国人在那里看到的是巨大的能源资源。最近,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再度出访非洲就是一个有力的证明。
非洲有中国需要资源
今年4月,中国海洋石油公司出资27亿美元,收购了尼日利亚一个产油量相当丰富的油田45%股权。随后,胡锦涛访尼期间,双方签署了石油开发合作协议。协议约定,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获得4块油区的勘探权和优先开采权。
作为回报,中国在尼日利亚投资40亿美元修复尼日利亚落后的基础设施,包括修建道路、电厂和铁路网。在尼日利亚南部计划建造一个自由贸易区,中国企业对此兴致勃勃。从那里,商品货物可以顺畅地运往西非和中非。据估计,这项投资的金额达到70亿美元。
中国大举进军非洲的决心已经昭然。此间,中国已经成为苏丹最大的石油购买国。安哥拉是继尼日利亚非洲第二大产油国,在那里,已经站稳脚跟的欧美国家感受到来自中国的竞争压力。在刚果,中国大量收集铜、钴等原材料,在津巴布维收集白金。而南非的矿业集团提供的煤、白金、生铁根本就不能满足中国的需求。
为中国商品开辟市场
中国进军非洲并非只是为了获得能源,同时也觊觎非洲的市场。中国商品价廉,适合非洲的消费水准,于是大量涌进非洲市场。而非洲本地的的商品根本无法与之抗衡。
非洲面对中国的大举“进攻”悲喜交加。一方面,中国以磅礴的气势迅速占领非洲市场,参与各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去年非洲的经济增长率达到5.2%,史无前例。这是由于中国对能源需求在非洲形成的经济推动力。中国还免除了一些非洲国家的债务,共达一百亿美元。还派遣医疗队到非洲大陆,每年接收来自非洲的上千学生和工人学习培训。
同时,中国人在非洲大兴土木,建造街道、桥梁、医院和学校,价格低廉,品质优良。而建造的速度之快是一些又欧盟资助的项目无法比拟的。哪里有道路,哪里就有贸易,这促进了非洲经济的独立,西方世界已经预见到了这一点。
相关链接:法国专家分析非洲的中国人群——中国商品在非很有竞争力
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研究主任、国际人口流动问题专家埃马纽埃尔·马蒙对大批中国人走进非洲的现象进行了研究。法国《解放报》近日对他进行了采访。
问: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到非洲工作,这是一个新现象吗?
答:早在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的时候,中国人就开始大批来到非洲,他们是被卖到那里做苦力的。
问:那现在他们到非洲来是为什么呢?
答:最近几年出现了两种形式的迁徙。第一种伴随着非洲国家大笔公共工程合同的签订而来的工程技术人员。后来又出现了另一种形式的迁徙,就是大批中国小业主纷纷落户非洲,他们有从中国来的,也有从欧洲、特别是从法国过来的。
问:他们靠什么谋生?
答:他们主要靠做买卖,确切地说是把中国的产品卖到非洲,主要是些小家电,比如计算器、CD机和DVD播放机,还有其他各种大众电器产品。他们还做纺织品、鞋帽和服装生意。实际上,他们安顿下来后,先卖便宜的商品,然后再逐渐进口更高级的中国产品。
问:劳动条件有不同吗?
答:没什么不同。区别就在于产品的价格。显然是中国人最具竞争力,因为他们是直接从中国进口。事实上,即使人们不满意的主要是针对第一种人口迁徙,即在非洲承包工程的中国企业所雇用的中国劳动力。人们批评这些企业不雇用当地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