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律师披露,中国古代四大名著游戏商标被某国抢注。四大名著是中国优秀的文化历史遗产,也是近年我国动漫游戏业最热衷开发的题材。面临外国企业的抢注,中国有关游戏产品的使用权将陷入被动,甚至面临被诉侵权和全面封杀的毁灭性厄运。 被恶意抢注的不仅限于文化,还有河南登封的少林功夫,百年老字号同仁堂,被视为国宝的一得阁墨汁,名酒杜康、五粮液,名烟阿诗玛、红塔山等等。
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面对中国庞大的市场,国外业界巨头无不虎视眈眈,千方百计寻找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的空白地带,将利润的触角伸向中国市场的方方面面。
“保护知识产权就是尊重知识,鼓励创新,保护生产力。”“世界的竞争归根到底就是知识产权的竞争,就是品牌、质量、技术的竞争。”这是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前不久参观中国保护知识产权成果展览时说过的话,字字珠玑,语重心长。我们不该忽视这样一组数字:2004年中国共收缴各类非法出版物2.29亿件,2005元收缴1.69亿件。中国在保护知识产权方面的成就表明了中国政府的决心和努力。然而不能否认的是,中国民族品牌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和自我保护能力还很弱。版权意识的淡薄、缺乏制约竞争对手的有效武器,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瓶颈,这也是中国民族品牌步履维艰的一个重要原因。
“联想”有一句著名的广告词: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套用这句话,我们不妨设问:我们失去创新,中国将会怎样?西方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仅次于军事工业。美国的文化产品出口远远超过航空航天工业,成为第一大出口创汇产业;日本文化产业的市场规模比电子业和汽车业还要大。我们必须承认,文化,而不是那些看上去更实在的汽车制造、钢铁、金融服务业,正在迅速成为新的全球经济增长的驱动轮。世界文化正在进行一场全球范围的“市场瓜分浪潮”。目前,全球文化市场可谓四分天下:美国占有市场总额的43%,欧洲34%,亚洲、南太平洋国家19%,其他国家占有剩余的份额。而在亚洲、南太平洋国家19%的市场份额中,除去日本的10%和韩国的5%,留给中国的实在已不多了。
文化产业是投入少、产品附加值高的产业,被称为“黄金产业”,其巨大诱惑力不仅仅体现在直接的经济效益上,还因其具有较强的产业牵动性和“波及效果”。当《大长今》以亲切清澈的笑容丰盈着韩国的形象时,“韩国制造”已经成为韩国崛起于东亚的一部宣言书,成为韩国傲然走向世界的一张文化身份证。中国文化茂密的森林里,每一片嫩叶下面都蕴藏着一颗留待未来采摘的果实。不难想象,假如有一天,我们无比熟悉的刘备、曹操、宋江、宝玉、黛玉只会“说”外语,那将是怎样的悲哀?!
(作者为本报主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