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上周,媒体公布的江苏高校就业排行榜引起了广泛关注。据悉,2005年江苏高校共有毕业生251356人,比上年增加2.7万人,增幅达12.03%。截至2005年12月31日,江苏高校毕业生总就业率为95.93%,比上年同期增长2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近12个百分点。 当社会把关注的焦点聚集到本科统招生、研究生的就业状况时,另一个群体,高职生成教生等非统招生们正带着个人材料奔走于一个又一个招聘现场。他们的求职情况如何,今天我们把目光投向了他们——
“职业教育是面向社会各个方面,面向各个阶层,面向人人的。只有把职业教育办好,才可能真正使其成为面向人人的教育!”温家宝总理4月23日视察重庆第二财贸学校时指出。
“2006年我国劳动力过剩人数将达到1400万人,其中大学毕业生为413万人,比去年再增75万人。”国家发改委就业司人士日前表示。
我们在关注本科生严峻就业形势的同时,也把目光投向了高职高专院校。在这个在校生数量高达千万人的巨大群体中,在这个毕业生即将走出校门的尖峰时刻,高职生就业问题的意义已经远远超过了它自身的分量,它关乎了一个国家的职教发展和为打造制造业强国的人才培养战略。在如此巨大的就业压力下,高职院校毕业生真的如许多媒体所说“工作比本科生吃香”吗?又为何一面是高薪难求“蓝领人才”,一面是千千万万高职毕业生求职难?为此,我们的记者把目光投向了无锡的数所职业技术院校,跟踪毕业生的就业,走访在基层工作的老师,高端访问分管教育的市委领导和教育专家,以期给读者一个高职生毕业的真实和全局的印象。
故事篇
高职生待遇比不过民工
倪洁在唐振东的胳膊上使劲的拧了一下,满脸痛苦的小唐却一声不吭,任由女友埋怨。眼看女友的生日就要到了,小唐为了这个特殊的日子可谓煞费苦心,但是面对两个人现在总共只有850元的实习期工资来说,无论送什么礼物,他都要考虑半天。
“她最近的脾气越来越大,动不动就埋怨人。就快毕业了,我们也不想再依靠父母,可现在我真的感觉到很大的压力。”一脸无奈的小唐看着身边的女友不住地在叹气。
唐振东和女友倪洁都是无锡职业技术学院的应届毕业生,他们在校期间是数控机床专业的同系同学。从去年12月份就开始找工作、投简历的他们到现在也没有找到一份自己感觉满意的工作。今年寒假刚过,两人就从苏北老家赶回无锡,往返于无锡市的各大招聘会现场。
从三月份之后,小唐和女友就在无锡的一家生产叶片的私营企业里工作,在这家企业里,他们可以随时走人,与之相应的是他们没有和工厂签订任何劳动合同,这也意味着老板可以随时炒他们的鱿鱼。在这家工厂里他们每天要工作十个小时,而且早上还要提前15分钟上班,每天每人只有15元的工资,加班并不会多一分钱的薪水。
“在这里,我们看不到国家的任何劳动保障和法规!”倪洁显得很气愤。刚进工厂时,工厂还为他们每天中午提供一顿免费的工作餐,虽然只有简单的“一荤三素”,但是他们很满足,可就在他们工作了不到一个月后,这顿免费的午餐就要每人交上一元钱才能吃到,为此,倪洁曾偷偷地抱着男友哭过。
除了这每人每天的一元钱外,他们还要各自为工厂提供的住宿每月交上20元钱的水电费,这样算下来,每人每月450元的工资,实际到手的只有不足400元。“我父亲在扬州的一家建筑公司里工作,在这家建筑公司里打工的农民工除了有免费吃住外,每年每人还可以拿到两万多元的工资。”倪洁的心里总有些不平衡,自己读了近15年的书之后竟然比农民工的待遇还差。
在没有拿到毕业证书之前,他们只能对工厂的这种待遇忍气吞声,他们也想换个工作,可到了其他的企业了解之后,他们感觉还不如现在的这家好。“我们也没有办法,在学校学习的前两年,感觉全是和专业关联不大的理论知识,只在找工作前的一个学期里主要学习了专业课。我们在校实训期间学的是华中世纪星数控机床教学系统,而学校外面企业中现在大多用西门子的系统,这两者之间差异很大。我们还不如有些技校出来的学生,他们在实践上确实比我们强很多,而现在的工厂又很实际,招工的时候只看你的动手操作,一个工件你能做出来就要你,否则就走人。”在职业技术学院学习了三年之后,留给唐振东的是深深的不解和一张不能代表什么的毕业证书。
倪洁和唐振东是目前所有高职院校应届毕业生的典型代表,他们中的大多人希望留在经济发达地区或者大城市中工作,他们拥有大专以上的文凭和职业资格证书,还有良好的理论基础。他们中的大多数希望能靠劳动拥有属于自己的房子,在城市中立足。但是他们目前的普遍薪金甚至低于进城务工人员,在城市居高不下的房价面前,他们困惑踌躇。这就是目前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典型“画像”。
唐和女友并不反对记者为他们描绘的这一画像,还对它进行了补充。他们毕业的文凭和本科生比起来并没有丝毫的含金量,如果毕业就从事自己的技术专业的话,感觉自己在这三年的专业学习中并没有什么提高,除非你去做销售,否则很难和其他本科甚至技校的学生同台竞争。
就是这张文凭也要在与企业签约之后才能拿得到。如果没有这个实习工作环节和企业的盖章证明,就拿不到与之相应的四个学分,这样就会因少学分而不能拿到毕业证书。面对学校为提高签约率的良苦用心,两个人只能不计较待遇,即使工资再低也要先去做。
江南大学教育学院院长陈明选教授对此表示:“职业教育目前还是在模仿大学教育体系,但理论不深,技术不高,甚至还是本科教育的‘压缩饼干’。由于教育作为一项基础投资,投入大,收益少,所以很多高职院校都不愿对工科的实训环节进行过多投入。这就导致了高职教育与其他教育层次缺乏差异化竞争,也致使高职学生缺乏较强的‘就业力’。”
拥有数控铣床中级工证书的唐振东和女友还并不能熟练操作数控机床来加工企业所需的复杂零件。而且从年初就参加无锡新区多场招聘会的倪洁就一再抱怨企业在招工中要求女工只要结婚生育过小孩的这一歧视性条件。但令他们两人欣慰的是,唐振东刚刚签约了生产机床上一个传动部件的南京工艺装配公司,在这家国有企业中,唐振东将按国家标准每天工作8小时,并有法定的休息日。实习期过后每月的工资不低于900元,奖金按照计件、计时发放,多劳多得,并且企业为其交纳“五金”。
5月8日就要去报到的唐振东已经和公司签订了劳动协议书并将自己家在苏北的户口调入了南京。但是在他离开无锡之前,他心里最过意不去的还是没有准备贵重礼物给女友过生日,还有女友倪洁现在最心烦的工作问题。6月10日,学校将给他们颁发毕业证书,三年的学习生活也将结束,他们将正式步入社会,离开校园。但看着报纸上南京高涨不下的房价,唐振东只能紧紧地把女友搂在怀里,一言不发。面对他们的到底是什么,就连他们自己也说不清楚。(应采访对象要求,唐振东和倪洁均为化名)
解读篇
理论与实践的时间博弈
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信息职院)的赵苗即将毕业,她已经签约无锡海力士意法半导体公司,6月5日就要到岗工作。目前赵苗所在班的同学大多已签约,和赵苗同校其他专业的学生就业情况也基本相同,但已签约学生的工资却普遍不高。“我们班基本上找到了工作,可待遇却都很低,试用期工资一般七八百,正式工也不过一千左右。在无锡这种经济发达的地区,每个月一千块的工资确实很难维持生活,我家是徐州的,我还要在这租房,每月除去零花钱,就很难再攒下什么钱了。”赵苗显出一脸的无奈。
记者在无锡职院毕业生所在的公寓楼中,确实发现绝大多数学生已经不在学校公寓居住。在该校2006年对口单招简章中,记者看到“无锡职院就业率一直稳定在98%以上,长期名列全省同类学校的前茅”,在江苏其他多所职业技术学院的网站介绍中,也发现很多学校的就业率达到了98%以上,这比教育部公布的近五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平均就业率一直为70%左右数字高出许多。
记者从无锡职院学工处了解到,该校近年来就业率一直很高,签约率也达到80%以上。就业率的统计是按照学生找到了工作,有工作单位盖章的就业表为准,而签约是指学生与用工单位签订就业协议和劳动合同并且在当地人事部门进行鉴证生效后为统计标准。
目前大多职业技术学院都自称学生就业率达到98%以上,可实际的签约率却都不高。对于企业,要求学生要实习试用满半年或者要拿到毕业证书后才能正式签约。对于学生,有些要先在某个企业试着做做,等有了经验再跳槽到自己心仪的企业,这也是“双选”后的必然结果。据介绍,2006年在信息职院招聘的企业多达300余家,需求的总人数已经远远高出该校的毕业生总人数,但是在专业需求上还有很大的不均衡性,该校计算机、文科类等专业的就业形势不很理想,而机械、电子类的就业情况就相对好很多。
无锡职院新校区内的道路路牌很吸引记者的目光,这些路牌上标示的路牌都是国内外知名的工商企业、上市公司的名称。据介绍,该校与国内外80多家企业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同时将其作为校外实习和就业基地。
但校门与厂门之间的路还是相隔很远很远。
无锡职院是江苏省唯一一所国家级示范性职业技术学院建设单位,在校学生达11000多人,学校拥有机械、数控技术等15个实训场所,可同时容纳1000名学生进行实训。信息职院在校生也已达万余人,是教育部批准的首批35所国家级示范性职业技术学院之一。作为地处无锡这个长三角经济发达地区的两所重点职业技术学院,留给记者的不仅仅是美丽整洁的校园风光,更是高职院校课程设置体系与课程改革中的种种矛盾。
林业旺是无锡职院机电系大二学生,相对于毕业的问题,他更乐意和记者介绍高职院校学生的校园生活。“我们的课余生活比较单调,感觉更像是在高中,课程中理论学习较多,每学期实训(动手实习训练环节——记者注)只有两三周而已。”
记者在林业旺的寝室中看到他这学期的专业课本,《现代机床设备》、《专业英语》、《数控编程技术》、《机床加工工艺》,看着这些专业书籍,他笑着对记者说:“我也不知道这些理论能不能用到今后工作的工厂里。”
谈到理论教学与动手实践教学的课时比重,无锡职院高教研究所的胡老师说,“我作为班主任和授课教师,也希望学生能多动手实践,提高实训课时,尤其作为职院的学生,更应重视实践学习,可学校买一台数控机床要几十万元,我们刚刚兴建的数控机床实训车间就投资了800万元,但是相对于每届数千名学生来说,条件确实非常有限的。”
同在高教研究所工作的冷老师给记者拿出了无锡职院机电专业50431班的课表,记者看到2006年上学期,这个班的理论学习是14周,电工实训为2周,PLC设计为1周时间。
“我已经呼吁了两三年,要对我们职教的课程进行颠覆性的改革。我上周还在全省的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高职教育就该重视实践性环节的教学,我们培养的不是研究员,而是应用型的技术人才,是工厂企业车间的一线技术员。可是我们现在的课程课时设计上分为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实训环节,而基础课的课时比例又很大,这和大学本科的课程课时设计又有什么区别?高职学生到了三年级要去找工作,而这个时候恰恰是最重要的专业学习阶段,结果专业不专,动手不强。”信息职院招生就业办主任钱自杰在和记者谈到学生实践学习的时候甚至有些激动。
对于目前高职院校所用的教材,钱表示应该多编写最新的活页教材,避免传统教材的信息滞后性缺陷,也要让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参与到教材的编写上来,真正能达到实用的目的。
记者在无锡商业职业学院、无锡职院和常州工程职业学院等学校人事招聘网站上了解到,苏南地区几乎所有的职业院校都要求新引进教师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甚至要求有博职后培养,应把职前、职后培养一体化,一元化。在学校阶段把学生培养好,要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学习素养。如果学校没有培养学生这种思想和意识,即使被“召回”再次学习过后也还是不能胜任今后的工作。
访谈篇
无锡教育市长谈
高职生出路
麻建国 (无锡市分管教育的副市长 博士生导师)
记者:目前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的工资普遍偏低,有的甚至不如一些进城务工劳务人员的工资水平,您是怎么样看待这一现象的?
麻建国:目前职院学生的待遇偏低,是社会上的用工政策还有一些社会偏见所导致的,这也是社会上的宏观意识问题,人们还存在“高分高能”这种误解和偏见。我想一个地区的发展和经济的腾飞是离不开大批一线的技术与产业工人的。比如无锡在近代历史上的几次经济起飞都是得益于拥有大批的实用型技术人才。无锡著名的工商业家族——荣氏家族早在上世纪初就在无锡开办职业技术教育,现在无锡荣巷的公益中学的前身就是荣家创办的职业技术学校。上个世纪的苏南乡镇企业崛起也得益于来自沪宁等地的“星期六工程师”。改革开放以后大批的外资企业选择在无锡投资,也是看中我们拥有大批的技术人才。所以,我认为我们如果要打造国际先进制造业基地,就要把城市的发展重点放在职业技术教育上。
记者:对于职教的课程体系设置,有人比作是大学教育的压缩饼干,您是怎样看待这一说法的?
麻建国:这是目前我们社会对职业技术教育的一个认识误区,我们对职教的认识和西方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我记得自己在英国做博士论文期间,想把自己的一个想法做成样品,于是找来实验室的一位普通技术员,他根据我的想法很快设计好图纸,并且制作、安装,最后把样品调试好,我对他说如果凭他的这个技术水平来中国工作肯定很受工厂企业欢迎。其实他只是英国技术学校毕业的普通技术员,从这一点上就能看出我们与国外在职业技术教育上的巨大差距。所以我们的教育工作者要对职教教学规律和特点有深刻的认识,开发出适合职教特点的课程体系。
记者:据我们了解,职教的实训设备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我们无锡市是如何解决职教发展所遇到的资金缺口问题的?
麻建国:教育是高投入行业,而且职业教育又与一般的大学教育不同,它的实训环节不能与社会上最先进的工厂企业脱钩,否则学生的教学质量就无法得到保障。我们无锡市投入近数十亿元建设藕塘高等职业教育园区,大力支持并发展无锡的高职教育,把无锡打造成为职教高地。
记者:您如何看待无锡某些学校的毕业生“召回”制度?
麻建国:我认为这种“召回”制度是敢于公开向社会叫板,是学校对学生和用人单位负责的一种态度,但这种制度提出之后,关键要把它落实到实处,要把它做好,不要流于形式,变成空的口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