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搭建智障孩子与人沟通的平台
48岁的陈一青女士是这次展览的发起人之一,几年前她曾在一所培智学校的走廊上看见过智障儿童的画,学美术专业的她一下子惊呆了,“我真的没有想到他们能画得那么棒!”此后,陈女士一直很关注智障儿童的艺术天赋,正巧中国智力残疾人及亲友协会负责人马廷慧也有此意,两人一拍即合。今年4月,她们便和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协商,开始策划智障儿童的美术书法展。
刚开始陈女士将目标锁定在北京市,想办一个小规模的书画展。可是后来大家开会一谈论,觉得范围太小,便提议举办全国性的展览。“有的智障孩子不善于语言表达,也没有办法与别人交流,但是他们可以用绘画来表达自己的心灵,以绘画来和社会沟通,我就想为他们搭建一个平台,一个与别人沟通的平台。”陈女士说。
原以为创意很好,可以拉到赞助,然而他们在实际操作中却碰了很多壁。没有企业资助,进不了正规美术展览场馆,但他们仍然坚持了下来。已从事特殊教育23年的马廷慧今年61岁了,身体不好,她还一次又一次地去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等单位联系。陈女士的儿子也有智力障碍,“作为智障孩子的家长,我特别能理解他们渴望交流的想法。虽然办一次这样的展览很辛苦,但很值得!”她感慨道。
作品展现独特的心灵世界
走进展厅,三块大展板上挂满了孩子们的美术作品,连两边的窗台和椅子上都摆满了画。这次展览共收到全国3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520幅作品。连香港和澳门的智障机构也选送作品参展。由于场地限制,只能展出其中260幅作品。
内蒙古的李嘉鑫画了一幅《小伙伴》:远山林木茂密,白云红日,树上挂着沉甸甸的桃、梨和苹果,还有五彩的房屋、欢腾的小溪,孩子们在河中捉鱼。在这个中度智障的孩子心中,这就是他的桃花源。
10岁的马姗姗是个云南小姑娘,她画的大大的太阳是绿色的,太阳里站着一只小鸭子,她给这幅画起了个名字叫《凉爽的太阳》。陈女士介绍说,智障儿童的时空、颜色概念和常人不同,在他们心里,人可以飞,可以站到天上,可以长得比房子还高。
香港智松第三校送来的参展作品中,一幅《课室后面的花园》别出心裁:3位重度智障的小朋友用树叶、花朵蘸上颜料,拍在白纸上,成了一幅青翠鲜亮的画作。参观者都啧啧赞叹道:“真有创意!”
除了美术作品,参展的书法作品也颇有功力。一个10岁孩子的篆书写出了意韵;另一幅“精忠报国”,也有几分岳飞的气势;有一个小朋友不仅智障,眼睛还高度近视几乎失明,却一笔一画地写出了一大篇铅笔书法。
陈女士说,常人所忽略的东西,智障儿童往往留心观察并在作品中表达出来。从他们的作品中,感受到的是一个色彩斑斓,阳光灿烂的世界,是一颗善良、真诚、纯净的心灵。
共同撑起一片天空
美术展的宣传海报上是一片青翠的绿色,一个孩子张开双臂,像是绿色土地上长出的繁枝茂叶。马廷慧说,智障儿童成长的每一步,都渗透了很多人的关爱。“我从1983年开始做特殊教育,直到最近才理解教育,发现教育是对生长过程的理解和对生命尊重的态度。”她意味深长地说,“我希望这样的美术展能激发他们的艺术才能,让他们的大脑处于工作状态,也由此建立起关注、理解和支持智障儿童教育的社会环境。”
北京汇天羽信息咨询中心是一个肢体残疾人自助组织,也是这次美术展的协办单位。中心主任吴润玲说:“肢体残疾人和智障残疾人应该互相支持和配合,因为我们都是残疾人。”预展当天一大早,许多肢残者就拄着拐杖、坐着轮椅到场帮忙。
在展前布置会场时,有一位穿着红色T恤的年轻人一直忙前忙后,他是同心圆志愿者协会的成员邬崇晖,目前在信息产业部工作。“平时上班不太忙,所以只要有残疾人的活动就会来帮忙。快一年了。”这次他接到吴润玲的电话后,马上联系了6名大学生来义务帮忙布展。
“我们特别想把画做成画册,来看展览的人毕竟是少数,画册会流传更广更久。但是没有经费,现在只能给他们颁发奖状。”马廷慧不无遗憾地说。
(本文图片均为智障儿童绘画作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