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是第十六个全国“助残日”,本届“助残日”的主题为“真实的了解,真挚的关爱”。我市残疾人的生活中存在哪些不便?他们最渴望改善的问题又在哪些方面?昨日上午,记者在市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助残日”活动现场倾听了部分残疾人的心声。
期待手语医生
家住渝中区的何美凤和王心碧一个肢残、一个聋哑,是一对相互扶持的残疾姐妹。“如果没有人陪,她很少一个人去医院看病,生怕无法和医生交流,看错病、拿错药。”何美凤代无法言语的王心碧道出了聋哑人群的顾虑。
据她说,王心碧每次去看病,都只能通过肢体语言大概描述一下自己的病情。医生不懂手语,对她的描述似懂非懂。所以,医生开出的药她不敢服用,往往要由家人“复核”后再吃,造成了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据市残联有关人士介绍,我市目前没有专门的聋哑人医院,会手语的医生也寥寥无几。如果一些大型医院能对一些专科医生进行简单的手语培训,将给前去看病的聋哑人带去极大方便。
渴望融入社区
患有听力障碍的江北区居民黄阿姨爱好运动,常在饭后拉着家人打羽毛球、摇呼啦圈。不久前,听说社区正组织居民参加街道运动会,黄阿姨兴冲冲地让儿子帮她报了名,可社区干部却特意上门婉拒了她的要求,说是担心她听力不好在运动中受伤。运动会热闹开场了,黄阿姨却十分失望。
66岁的肢残老人何戎也告诉记者,他参加了社区登山队,打算加强复健锻炼,但一次不慎摔倒后,队友们出发就再也没叫过他,没多久,他便“知趣”地自动退出了。
市残联一名工作人员表示,大部分残疾人渴望参与丰富多彩的社区生活,但部分社区的接纳程度有限;而在国外,残疾人不仅能融入社区,还参与大量志愿者工作。她希望社会能多给残疾人一些展示特长的机会。
盼望无障碍设施
“坐着轮椅乘公交车太难了。”双腿瘫痪、出行全靠轮椅的南岸区残疾人闫有秀深有感触地说,她住在南坪四小区,附近有多条公交线路,可每次到医院看病,她都得让儿子推着轮椅走路前往。“现在的公交车很漂亮,车门也很宽,但门口有两三个台阶,轮椅没法上下。”据闫有秀说,受出行所限,不少肢残人士为了不给家人添麻烦,只是偶尔摇着轮椅上街购物,更多时候则选择足不出户。
不少肢残人士都盼望着,有关部门能选择几条公交线路,在台阶上做个可以活动的伸缩踏板,让整天坐在轮椅上的他们也能感受到重庆发展的脉搏。
对此,市残联有关负责人认为,任何一个不起眼的台阶、楼梯,都可能成为残疾人前进道路上难以逾越的障碍。除交通设施外,他希望公园、超市等场所多为残疾人添置一些无障碍设施,从细节上关爱这个特殊群体。记者张莎
来源: 华龙网 2006-05-22 06: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