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基层就业,有问题更有机遇
问:如何看待影响毕业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这一问题?怎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呢?
答:结构性矛盾突出地体现为区域分布的不均衡,即大量毕业生过分集中在东部地区和城市,竞争数量有限的就业岗位,而中西部地区、广大的基层却面临着人才匮乏又难以吸引毕业生的窘境。 这也是我们国家人才分布矛盾的直接体现。形象地说,就是“无业可就”和“有业不就”的矛盾。
要做好基层就业这篇大文章十分不易,难点主要在于:一是基层的体制内单位编制少、经费紧,对人才的大量需求受到抑制;二是体制外单位缺乏必要的社会保障,用工不规范,影响毕业生选择的热情;三是基层的生存发展条件有待改善,生活待遇低、工作环境差、发展空间小等需要逐步解决。
要改变这些状况必须加大政府调控力度,需要各级政府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切实把这项工作作为自己的责任,要给予必要的资金、岗位和编制,尽快完善政策制度环境。2005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这是新时期带有根本性、方向性的纲领性文件。
问:国家对大学生创业还有什么优惠政策吗?
答:在我国,高校毕业生创业仍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尽管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意识越来越强,但他们普遍面临着资金短缺、政策不配套等困难。2005年全国自主创业的高校毕业生仅1.35万人。
今后一个时期,应当把扶持毕业生自主创业作为开拓就业渠道、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引导和帮助更多的高校毕业生实现自主创业。
多种措施促进就业
问:“十一五”中后期,高校毕业生占到城镇新增劳动力的一半以上。面对着这样一个庞大的人群,原有的就业服务系统还适应吗?
答:要为如此庞大的人群提供就业服务,必须尽快实现两个转变:
一是就业服务的手段,要由传统方式向信息化方式转变。通过网络提供需求信息和就业服务,不仅能够有效降低求职成本,促进信息的及时发布、共享、流通和利用,而且能够大大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2003年以来,国家在构建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信息体系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但离真正意义上的信息化还有较大差距。“十一五”期间,应大力构建就业信息网络体系,丰富网络功能,实现信息共享、政策发布、网上招聘、远程面试、指导咨询五位一体,适时有效沟通供需双方。
二是就业服务的主体,要由各地、各高校就业服务部门扩展到社会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目前,我国的公共就业服务制度已经初步建立,但还存在体制性、区域性分割,公共就业服务的对象还是以国有企业下岗职工为主。随着大学生在城镇新增劳动力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加上离校时未能就业的毕业生数量不断增长,教育部门没有手段和能力继续对离校后的毕业生跟踪管理和服务,需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切实纳入社会就业大系统,通过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为大学生就业服务,尤其为登记失业的毕业生做好就业服务工作;要努力促进就业政策的普惠化,力争使高校毕业生享受到更多的就业优惠政策,为毕业生就业提供更好的政策环境。
据一些学校反映,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生中约有15%左右的就业困难对象,由于种种原因,求职过程中会遇到较多的困难和问题。
未来几年,需要尽快建立对就业困难毕业生的帮扶制度,包括:在培养过程中,应该从教学内容、实践技能等方面更加突出针对性;在求职过程中,高校和有关部门应给予重点指导、重点服务、重点培训、重点推荐;对离校后失业登记的毕业生,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强创业培训、就业见习、就业推荐等服务;对离校后生活困难的毕业生民政部门应实行系列救助等。这些方面还需要做大量的落实工作。
报考专业不要跟风
问:现在正是考生填报志愿的时候,很多考生和家长都会考虑就业的问题,一些热门的专业受到很多考生的青睐。这种态度科学吗?
答:专业的冷与热是动态的,比如说,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机械、地质和矿业类大都是热门专业,可到了上个世纪90年代,由于行业发展的原因,其中的一些专业变成了冷门。最近几年因为能源短缺等原因,地质和矿业又成了相对热门的专业。
所以,考虑就业前景,应该既考虑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总体需求,也要考虑区域经济和社会事业对人才的特殊需求,更要考虑个人的志趣和条件,而不宜跟风或者过于教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