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人,你的血性狗吃了?”几天前,网络上熊熊燃起了一场充满血腥味的火!
民众情绪要表达,当然要给个通道。然而,一省民众的血性被挑动甚至遭到挑衅,这让人多少有些不安。大家都在看,以湖南人吃辣椒的性格,到底会如何面对网民的责难呢?果然,不少人开始回击,观点不外乎这么几种:指责发出该责问的网民观点偏颇,并以种种事例证明湖南人历来血性喷涌;不太甘心地默认确有某些湖南人不血性,但声明“不血性”非湖南独有,颇有拉来一国民众垫背的意味;有些干脆否定命题本身,指出怂恿民众一味见义勇为是一种道德苛求……站在各自的角度,都自有理由。
关于湖南人的血性之争的意义,该怎样总结归纳?这是我们要思考的。湖南人敢为人先,并非就是单纯的把血液变成酒精,把口舌变成枪膛。尤其是在建设和谐社会的时代,给血性一个武力哲学的定义,这实在是对湖湘精神的一种误读。
单纯从个例出发,发出湖南人丧失了血性的诘问,犹如瞎子摸象。我们当然不能过多的嘲笑和指责该网民的素质和立场。也许,他就是一个只摸到象尾巴的人,那答案当然是一根绳子。我们也不要因此犯同样的错误,按此先生给出的血性定义去搜罗有血性的“湖南人”,纵令举例一千,照样不说明什么问题。一国民众的劣根性都被揪出晒太阳了,那又如何?道理虽如此,但真陷入了这样的论战境地,是很可悲可叹的。所以,血性的湖南人,当下一味反唇相讥没有多大裨益,而是要敢于背起这口扣过来的锅子——哪怕是口黑锅子,也要以我们的血肉脊背,蹭亮这口黑锅!
关于血性的理解,实在难以做到一律。拿每个人都有的手打个比方:这双手的指头能都像大拇指那样粗壮,像中指那样齐长吗?要求每个人都见义勇为,跟要求十指等长的假想有什么区别?
见义勇为难能可贵。事实是,在长沙见义勇为者并非只有外地人。然而,就因为是外地人在长沙见义勇为,所以才给予格外的褒奖。这说明什么呢?恰好说明这是一方能张扬血性的热土。要说明的是,韦黎在长沙勇斗歹徒,湖南并没有让这个英雄流血又流泪,而是让他得到了真心关爱。弘扬正气,湖南民众似乎不缺乏这样的觉悟啊?但如果就此以为每个人都要具有韦黎的胆识和行为,人人皆侠客,也真就难为湖南人了。
展开五指,你就能理解,“差异”是一种哲学,一种存在的状态,谁也否定不了,谁也改变不了。要看到差异,承认差异。湖湘文化绵延下来,必然形成差异的瀑布,从时代和时代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个体与个体之间飞泻流淌。同时,湖湘文化与中国其他地域文化之间的差别,也如同五岳比肩,各具千秋。
有血性与否的结论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一种警醒。在长沙,这份血性早已化为一种“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的精神品质,聚精会神抓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试问,天下谁敢小觑湖南人这份劲头?汗血浸佩玉,堪称瑰宝,血性入骨髓,方能久持。湖南要缩小与中国先进地区、与世界的差距,就不能蜗居中部,首鼠两端。一旦失去了发展的机会,永远处于差异的谷底,这才是最可怕的。湖南人血性之争,激起湖南人“敢为人先”的“血性”,从此坚毅、顽强、拼命起来,才不枉挨了这不留情面的一鞭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