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内不行就到院外欺骗无效造谣生事
“医托”与医院打起持久战
本报曾对“医托”的危害做过多次报道,有关部门也组织过专项打击。最近,又有市民向本报反映,到各大医院看病总受“医托”滋扰,有人甚至上当。 本报记者暗访发现,经各医疗单位倾力打击和防范,“医托”的危害虽有减轻,但仍未绝迹。
上周,邱女士给本报写信,反映她去医院看病险被“医托”欺骗的经历。邱女士说,在医院附近的路口,她被几名自称是“医院维持秩序的工作人员”拦下,告她说院内刚刚有肺结核患者大量吐血死亡,医院正在消毒,拒绝患者进入。邱女士将信将疑,到医院才知道原来是“医托”骗人的一个手法。
有的在方圆百米拉上条幅提醒患者,有的拿着扩音器在候诊厅里不停驱赶“医托”,有的当面教患者如何识别“医托”。
昨天,记者暗访发现,很多医院想尽办法打击“医托”,令“医托”在多数医院内无法生存,只好转至医院外活动。
“医托”一搭讪保安来揭穿
昨天上午8时,记者来到市第二人民医院。还没进医院,远远就看到医院的高楼上有个条幅:“医托骗钱害人。”
记者进入医院一楼大厅,广播里正在不断提醒患者谨防“医托”。挂号处、计费处、取药处及各科室候诊厅,都有“医托骗人、谨防上当”的提示语。在人员比较密集的地方,不时还有保安巡逻。
从医院出来,记者来到该院笋岗西路出口处几十米远路段时,有两名女子见记者拿着病历本就上来搭讪,问记者是不是看病。记者还来不及回话,马上有一个袖子别着“打击医托小分队”袖章的保安过来提醒记者说:“那是‘医托’,不要上当。”
百米范围拉横幅提醒患者
昨天上午,记者来到宝安区人民医院。距离医院还有百米左右的距离,沿路人行道上就已出现十多个条幅,上面写着:“宝安区人民医院全天正常接诊,请不要听信医托谣言”、“严厉打击医托”等。该医院各出入口也挂着类似条幅,并有保安员巡逻。
一位来就诊的患者说,以前该医院各出入口是“医托”聚集地,每天有几十名“医托”在门口活动,近段时间少了。
暗访过程中,记者未在宝安区人民医院范围内发现有“医托”向病人搭讪。
记者随后来到西乡人民医院。该院门口也挂着打击“医托”的条幅。记者在一楼大厅逗留了十多分钟,未发现有“医托”。
拿着扩音器逐个驱赶“医托”
上午10时,记者来到深圳市中医院。还没进门,就听见医院的广播在播放“提醒病人小心‘医托’”。记者在挂号大厅逗留了一会,挂了急诊内科的号,并在诊室外等候了近半个小时。在此期间,一直没有“医托”来搭讪记者。
记者准备离开医院时,发现有五六名妇女聚集在一起用家乡话聊天。留心一听,她们是在交流拉病人的经验。
记者停下脚步站在离她们不远的地方。但不久,一名保安突然出现,拿着扩音器对那群人喊:“‘医托’请出去!”保安喊了几次后,那群人才骂骂咧咧地起身离开。经过记者身边时,其中一人压低声音问:“你要看什么病?”记者说肚子不舒服。那人又问是不是一个人来看病?记者回答和哥哥一起来。那人一听马上说:“你去那边排队挂号吧,很快的。”
记者在后来的暗访中发现,“医托”专门盯“单身”,如果患者有伙伴同行,他们会马上放弃目标。
“医托”转至医院外骗人
昨天,记者还走访了福田人民医院、南山区人民医院及罗湖区的几家医院。这些医院采取各种方式打击“医托”,在医院范围内,“医托”的人数较以前减少。
记者离开宝安区人民医院后,在距医院百多米远的人行道上,一男一女见记者拿着病历本,赶紧上来搭讪。
男子听说记者是慢性胃炎要看内科,就巧舌如簧地向记者说他曾患过胃病,后来经某个医生治疗就好了,并热情地说可以带记者去看病。就在记者准备“上钩”时,男子远远瞥见医院门口的保安,马上改口说:“你疼得厉害,赶紧去医院挂急诊吧!”
记者暗访发现,一些被驱赶出医院的“医托”们现在喜欢聚集在外围,以“医院死了人在消毒”、“发生了刑事案件需要疏散人群”等谣言阻拦患者进医院。
医托伎俩
骗术一候诊时套近乎。“医托”与患者搭讪,假装关心患者病情,了解后又热情向患者介绍某医院或诊所的某专家,并带患者前往。
骗术二抓住心理行骗。部分病人因患妇科病、性病,不想太多人知道。“医托”利用这种心理,将他们骗至其它地方就诊。
骗术三讲述“亲历”引人上钩。“医托”经常会问患者哪里不舒服,然后告诉患者自己曾经得过类似的病,并说出病症以获得患者认同。随后,告诉患者他们在其他医院就诊,夸奖医术高明,让患者相信能少花钱治好病。
骗术四中伤医院。“医托”站在医院门口等处劝说患者:医院有传染病正在消毒;医院医死人、不能去;医院暂停看病;医院乱收费等,中伤、诽谤医院,让不明真相的人不敢到医院看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