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祠古道景观
司马迁墓
汉太史司马迁塑像
司马迁和司马迁祠墓
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市)人。司马迁是世界历史文化名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思想家和卓越的历数家。 他生于景帝中元5年(公元前145年),约卒于昭帝始元年间(公元前86─80年)。武帝时继其父司马谈为太史令。司马迁自幼就有聪慧的天资,年十岁即诵古文,少时在家过着耕牧生活,他在“自序”中说:“迁生龙门,耕牧河山之阳”。19岁随父进了长安,投师于儒学大师董仲舒和孔安国,并阅读了宫廷藏书,从而增长了他的知识。20岁即开始壮游。公元前104年,他受汉武帝之命,与壶遂等人,负责完成制定“太初历”。天汉二年(公元前98年)不幸遭遇了李陵之祸,致其身陷囹圄,惨遭腐刑。但他为了完成著述《史记》而隐忍,发愤图强,终于完成著述。司马迁是我国古代最有创造天才的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他有崇高的人格、坚强的毅力和卓越的史学才能。他写出了《史记》这样一部具有世界影响的历史学和文学巨著,可以说是人类文化史上的奇观。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司马迁崇高的人格和创造精神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忍辱负重,发愤著书,实现了“成一家之言”的理想;二是勇于探索和创新,创作了划时代的纪传体通史;三是严格地忠实于事实与可信的历史,“不与圣人同是非”。
司马迁祠墓坐落在韩城市南10公里芝川镇的韩奕坡悬崖上,始建于西晋永嘉四年(公元310年),距今已有近1700年。据《水经注》记载:“子长墓有庙,庙前有碑。晋永嘉四年汉阳太守殷济,瞻仰遗文,大其功德,遂建石室立碑树柏。太史公曰:迁生龙门,是其坟虚所在矣。”到北宋靖康四年重建寝宫。以后,千余年来屡经修缮,增建。1982年2月,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司马迁祠墓建筑自坡下至顶端,依崖就势,层递而上。登其巅,可东望滔滔黄河,西眺巍巍梁山,南瞰古魏长城,北观芝水长流,可谓山环水抱,气象万千。壮观的自然形式和秀丽的风光,映衬出司马迁的高尚人格和伟大的业绩。
祠墓建筑群自下至上迭有坊矗立。坡下东北方竖一木牌坊系清代重建,上书“汉太史司马祠”六个大字。由此沿坡上行,经太公庙至岔道口,坡南有平台之地,建有新迁的元代建筑“禹王庙”、“彰耀寺”、“三圣庙”等,现已辟为展室。自岔道而上,又有一牌坊,系元明建筑物,上书“高山仰止”四字,喻司马迁德高如山,世人至为敬仰,从此迤逦而上,牌坊上书“河山之阳”四字,语出《太史公自序》迁生龙门,耕牧河山之阳。走完99级台阶登道就进入了祠院,祠院大门上书“太史祠”寝宫,古柏参天,环境幽静,置身其中,如登青云,如临仙境。登上山门回顾,但见黄河东临,梁山西枕,山汇水抱,川塬如画。献殿供桌上的联语此时最能道出游人的心声——“史学传千古,神威镇一峰。”献殿是祭祀时陈列祭器,致敬尽礼的地方。在司马迁祠的献殿里,碑石林立。这儿陈列着从北宋治平元年(公元1064年)至今大小65块石碑,保存了北宋以来历次翻修太史祠的碑记及历代文人墨客吊咏史圣的诗文石刻。其中以沫若“诗碑”、“梦碑”最为人传诵。寝宫在献殿之后,建于北宋宣和7年(1125年)。宫正中有一尊司马迁全身坐像,长须飘拂,两眉入鬓,神态逼真,栩栩如生,现出严肃和抱负不凡之气概。献殿木刻对联是对史圣精神的真实写照:“刚直不阿留得正气凌霄汉,幽而发愤著成史记照尘寰”。
祠后为司马迁墓,始筑于西晋嘉4年(310),经金、元、清四次修葺,至今完好。墓系砖砌,呈圆形,高2.15米,周长13.19米。墓壁周围嵌有砖雕八卦图案和花卉图案16幅,墓前竖立着一块石碑,上刻“汉太史司马公墓”,为清乾隆陕西巡抚毕沅题书。墓顶有一株千年古柏,树分五枝,枝干苍劲,盘若蛟龙。如巨掌撑天,如同太史公的崇高志向,永驻天地之间。
旅游交通路线
火车:西候铁路在韩城境内共有韩城、龙亭、乔子玄、芝阳、英山、白村、下峪口等七个车站。其中韩城车站是境内最大的车站,位于新城区,与韩城客运总站、渭南市客运公司相接,沿乔南路向东与西禹高速相连。
西安到韩城:
火车:早上8:13,中午14:05,下午17:15,票价19元;
汽车:1、韩城--西安高速客运,票价:35元
每日4:30-16:00隔20分钟一趟,韩城、西安同时发车。
起点:韩城客运总站(新城区黄河大街与乔南路什字东北)
终点:西安城东客运站
2、韩城——山西河津
每日:6:00 8:10 9:20 10:40 12:00 13:30 15:00 16:00
起点:韩城客运总站(新城区黄河大街与乔南路什字东北)
终点:河津
3、西安豪华汽车:西安城东汽车站发韩城,每12分钟一趟,票价35元。
旅游咨询电话:0913--5414335
(张 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