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世界上最长的高原冻土隧道——昆仑山隧道道
站在海拔4648米的昆仑山隧道洞口,记者明显感到头晕、恶心,脚下仿佛踩着一团棉花,软弱无力。 这里六月飞雪,一天四季,高寒缺氧,氧气含量只有内地平原地区的一半,最低气温达到零下30多摄氏度。
奋战在这里的青藏铁路建设者们,冒着青藏高原严酷的自然环境,修筑这条世界上最长的高原冻土隧道。据负责昆仑山隧道建设的中铁五局四公司总工程师葛世进介绍,在冻土区进行隧道施工比在平原地区施工难度大得多。
葛世进说,每到夏季,隧道内部温度上升,有时达7摄氏度左右,在这样的温度下冻土容易融化,洞内时有冰渣掉下来,给施工带来很大困难。为了防止和减小冻土病害对隧道稳固性能的影响,在昆仑山隧道施工中采取了比平原地区多一倍的工序。在平原地区隧道施工只需在锚喷支护后,外加一层混凝土即可,但在冻土地区隧道施工,还需要设两道防水层和一道保温板,起到防水保温作用,最后再衬砌一道混凝土。这就相当于给隧道穿上了防水保暖衣,有效地解决了冻土隧道施工难题。
中铁五局四公司项目部副经理董显苇说,由于海拔较高,含氧量低,大家都感到记忆力下降。“有时想着去办一件事,可一会儿全忘了,于是我们就把要做的事全记在本子上,或者让其他同志提醒自己。”
他幽默地说,在这里就连机器也缺氧,一台空压机在平原地区可以带8台钻机,但在这里只能带4台了。
为了保障施工人员的身心健康,中铁五局四公司规定四小时轮班作业制度,每天向隧道内的工人提供足量氧气,并定期检查隧道内的空气质量。在昆仑山隧道口,记者看到一条黄色的通风管道犹如一条缎带横贯隧道,这条缎带将隧道外的新鲜空气源源不断输入隧道内,确保了隧道施工的氧气含量。他们还将急救中心设在隧道口,并在工地建立了一座高压氧仓,员工宿舍也配备了氧气瓶。同时,每季度对职工体检一次,如发现身体不适者,立即送到格尔木治疗。
昆仑山隧道已于2002年9月25日贯通,现正在做防水保温工作。(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