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新网成都五月二十三日电(记者肖龙联)都江堰龙溪—虹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今年开展的野外科学调查活动中,利用红外线自动相机拍摄到了野生大熊猫野外活动照片。据称,这是四川省首次通过放置自动相机拍摄到野生大熊猫野外活动照片,在中国自然保护区中实属罕见。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中国老一辈著名大熊猫研究专家、原南充师范学院教授胡锦矗与国际野生生物保护学会(WCS)野生动物学家乔治·夏勒博士在卧龙自然保护区海拔二千多米的“五一”棚设置观察站,历尽艰辛将一只带上无线电项圈的大熊猫放归野外,用无线电进行跟踪的方法进行研究。但是,由于当时科学发展水平有限,没有拍摄到野外大熊猫活动的照片。当时,夏勒博士用长镜头拍到一张焦距不清的大熊猫野外交配照片,刊登在《人民画报》上轰动海内外。
据都江堰市林业局介绍,近期,为调查掌握龙溪—虹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大熊猫等珍稀野生动物的活动情况,该保护区组织科研监测人员在保护区缓冲区小草坡附近设置了八台红外线自动相机,并在每台相机前方放置了一定数量的猪骨、苹果用于引诱野生动物。五月十四日,工作人员在冲洗照片时欣喜地从二十多张照片中发现了大熊猫的身影。经过确认,拍摄到大熊猫的时间为五月十三日凌晨,海拔为二千六百米,该大熊猫在此区域活动两小时左右,并啃食放置的猪骨和苹果。
通过科研人员调查发现,该区域上层林木主要生长着红桦、铁杉、杜鹃等树种,下层为大熊猫喜食的冷箭竹,且长势良好。由于该区域处于大熊猫喜爱的向阳坡面,冷箭竹面积较宽,粪便数量也较多,仅相机附近一处就发现了取食冷箭竹茎干和竹笋的新鲜粪便二十团以上,另外找到了大熊猫卧穴两处,留在铁杉树干上的爪痕一处。
目前,从该大熊猫粪便中提取的DNA样品已送往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进行亲缘鉴定,该保护区将继续开展野外调查监测工作,以进一步摸清区域内大熊猫的活动情况。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