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龙网讯“重庆旅游资源丰富,地方特色文化多彩,区位优势明显,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发展经验。”国家旅游局专家组对重庆旅游调研后评价———重庆旅游正在驶入发展“快车道”。
成就:
旅游产业形成大发展格局
“十五”期间,重庆累计接待国内游客2.42亿人次,收入1162亿元,接待入境游客197万人次,旅游创汇9.6亿美元,旅游产业的发展,带动了大规模的信息流、物流、资金流和消费流,为扩大内需、吸引投资、增加就业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已经形成旅游产业大发展格局。
专家组认为,重庆旅游目的地整体形象日渐清晰,初步形成三峡旅游、乌江画廊、山城都市三大旅游板块;旅游可进入性和通达性明显改善;形成了以“行、游、住、食、购、娱”六要素为主体,其他关联产业为支撑,具有一定规模的旅游产业体系。旅游业为库区移民安置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发展旅游业,库区8.8万人找到了“饭碗”,旅游业已经成为三峡库区提供就业机会仅次于种植业的行业。
优势:
资源丰富,区域带动力强劲
专家组认为,重庆发展旅游产业优势明显。
直辖优势:重庆作为西部惟一直辖市,经济状况、交通条件、基础设施建设较好,为旅游业较快发展奠定了综合性基础,重庆将成为西部旅游发展的强力增长极。
区位优势:重庆地处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和中西部资源富集地区的结合部,对长江上游和西南地区具有双重辐射和带动功能,信息、物流、文化、金融等中心功能,强化了重庆的区域旅游中心地位。
资源优势:重庆旅游资源品种齐全,品位较高,涵盖了自然、人文、社会等各大种类。全市拥有众多国家级重点名胜风景区、国家森林公园和文物保护单位等国家级以上资源。
政策优势:重庆市委、市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法规,有力地促进了旅游业发展。
文化优势:重庆拥有丰富多彩的地方特色文化,既是重要的旅游资源,又是旅游发展的精神和灵魂。
机遇:
不断增长的旅游需求
“随着居民收入的不断增长,旅游消费将进入新一轮高峰。”专家组预测,“十一五”期间,我国居民出游率将从去年的92%上升到157%,旅游消费趋向将从观光向休闲度假、文化娱乐体验升级。“自驾游、会展旅游、修学旅游、科考探险旅游、工农业旅游等的加速发展,都将为重庆旅游的发展开辟新的空间。”
“十一五”期间,国家将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有利于推进和统筹东中西部区域旅游良性互动。重庆已将旅游业列为支柱产业,成为调整产业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的重要选择,这将为旅游产业的更大发展创造战略性先机。(记者方科)
来源: 华龙网 2006-05-24 04: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