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16时17分,通过锁骨下静脉输注,16分钟后,来自江苏的一份造血干细胞进入了我省白血病患者郑青体内。据悉,这是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中华骨髓库)向我省提供的首份非血缘造血干细胞。江苏小伙子义捐骨髓
据了解,患者郑青是我省霍邱长岗小学一位乡村教师,2005年,29岁的他在省立医院经过检查后确诊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痊愈的唯一希望就是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用别人的造血干细胞“种子”来救自己的命。 为了找到相配的造血干细胞,省立医院经过多方联系,最终通过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江苏分库找到了HLA(人类白细胞抗原)相合的供者王迎春。而王迎春在接到有患者与其配型相合、需要自己的造血干细胞救命的消息后,毫不犹豫地答应了移植要求。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江苏分库负责人徐强昨天告诉记者,王迎春是江苏宿迁人,2003年他在北京打工时上街无偿献血,成为中华骨髓库的一名志愿者。去年底,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进行了HLA配型,发现郑青和王迎春的造血干细胞初配相合。今年2月,王迎春在江苏省人民医院做了全面的检查,符合捐献条件。“救命种子”输注成功
昨天8:30,王迎春在江苏省人民医院进行了造血干细胞捐献,一共抽取了60毫升左右的干细胞。13:00,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江苏分库负责人徐强带着这份造血干细胞从南京赶往合肥。15:45,徐强到达省立医院,手捧装有干细胞的冷冻箱,徐强说这是“生命的种子”。
经过简短的交接仪式,16:17,通过锁骨下静脉输注,救命的造血干细胞进入了患者郑青体内,16分钟后,整个输注过程结束。据省立医院血液科主任医师孙自敏介绍,植入患者体内只是整个移植过程的一部分,过一段时间,植入的造血干细胞在患者体内成功生存并发挥造血、免疫功能后,才真正表明移植获得成功。骨髓库承载生命希望
据了解,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建库的目的就是为了白血病等需要移植的患病群体。我国目前白血病的发病率为十万分之四,有近100万需要通过移植造血干细胞拯救生命的患者,我国每年新增白血病患者4万人左右。由于我国目前20岁以下的人中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所以很难在亲属中找到配型相合的供者,非血缘关系的造血干细胞移植就成为病人唯一的希望。(方萍李广新郑慧文0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