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闫善义前往北京进行最后一次配型检验。
本报记者 郭俊峰 摄
他们是一群普普通通的人,他们都有一颗善良的心;他们积极勇敢地献出5~10毫升血,给无数濒临绝望的生命带来希望———他们就是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23日,记者见到了他们其中的一位闫善义,他将要做出的一个举动有着特殊的意义:大陆首次向台湾同胞提供造血干细胞。
在省红十字会的新闻发布会上,今年32岁的闫善义面对记者的采访十分腼腆,最终他说,要是通过媒体的宣传能让更多的人知道捐献造血干细胞其实并不可怕,对身体也没有任何危害,让人们都能伸出友爱之手,帮助濒临绝望的生命,我愿意讲讲我自己的故事。
“我是哈尔滨市好又多商业广场的一名普通电工,2004年在北京打工时,一次献血后填写了捐献干细胞志愿书。今年4月27日,黑龙江省造血干细胞管理中心收到中华骨髓库的紧急通知,通知说我与一位台湾的白血病患者的HLA(人类白细胞抗原)低分辨配型相合,而这位患者的情况很危急。接到通知,中心一分钟都没有停留,找到了我现在的工作单位。当我听到我与一位远在台湾的白血病患者配型相合时,心情非常激动,同时心里也有一些顾虑,不知道怎么和家里人说,怕他们不同意,我就想了很多方法赢得家里人的支持。我先是拿回了许多有关采集造血干细胞的宣传手册,一遍一遍地给我爸爸妈妈念,在看了那些宣传手册和医生的讲解后,我的哥哥首先开始支持我,家人也渐渐懂得了捐献干细胞其实对身体没有什么危害。哥哥最后还决定陪我一起去北京,陪我一起完成这个善举。”
记者在此次采访中了解到,这次到祖国大陆寻找合适配型造血干细胞的台湾患者,在台湾当地慈济骨髓库近30万份的资料中都没有找到HLA相合的人。后来,在中华骨髓库36万人份的资料库中检索,终于惊喜地一下子找到了两个HLA低分辨配型相合的人,这两个志愿者都是哈尔滨人,一个是闫善义,一个是哈尔滨市搪瓷制品责任有限公司的工人刘炳祥。在得知情况后,他们两个都同意救助这位台湾白血病患者,在经过进一步高分辨检测、体检后,闫善义的HLA与患者配型更好一些,专家决定采用他的造血干细胞为台湾同胞进行移植。
22日10时,闫善义飞往北京,造血干细胞采集工作将在那里进行。登机前,记者再次采访了他,他说:“我们之间有了这样的血肉联系,真的希望这位和我血脉相连的同胞能够一切顺利、平安!
(黑龙江日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