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母网5月24日讯有谁想到,途中小憩时,苦苦思念了半个世纪的亲人此时就坐在对面相见不相识;又有谁料到,好心递过来的一根黄瓜,让四目相对刹那间亲情火花怦然相撞。昨天下午,本报“太湖孤儿无锡寻亲”活动传来喜讯:孤儿杨女士和无锡一位老人的DNA鉴定得出结论:两人是亲母女。
杨女士3月份随本报寻亲团到无锡寻亲,未找到亲人;五一期间,在本报的联络下她再次南下,参加了本报和无锡广播电台等国内多家媒体组织的大型寻亲会。
这次,奇迹发生了。
4月29日,无锡寻亲会现场人头攒动。杨女士在人群中挤来挤去,走得有些累了,就在休息区找到一个空座位坐下来。旁边坐着的一位大姐看见她满脸疲惫,就好心地递过了一根黄瓜请她吃。看到杨女士的几个同伴也陆续坐下来休息,大姐又再次去拿黄瓜想送给大家。当她低头取黄瓜时,不经意地瞥了一眼杨女士手中的资料卡片。这一眼让她惊讶地大喊起来:“你是1957年1月8日的生日?我是来找我妹妹的,你的生日和我妹妹完全一样啊!”
周围的人立刻打量起两人,看着并不是非常像。但是那位大姐不死心,掏出父亲的照片和杨女士的照片放在一起。这一对比,大家开始兴奋起来:“像啊像啊!”激动的姐妹俩开始拉起了家常,一古脑道出了自己知道的所有线索,越说越感觉对方正是自己要找的人。
当天下午,杨女士就跟随“姐姐”回到家里见家人。78岁的老母亲一看,马上说:“这肯定就是我的亲女儿,凭感觉就能确定。”“妈妈”告诉杨女士,当初家里生活困难,孩子又多,实在养活不了,奶奶就逼着妈妈把小一点的女孩送走。妈妈不愿意,奶奶就说:“人家家里男孩都舍得往外送,一个女娃娃,有什么舍不得的?”那时候,思想还比较传统,儿媳妇不敢不听婆婆的话,妈妈就含着眼泪把刚刚出生不久的杨女士送走了。
这一别就是半个世纪。
半个世纪的内疚和思念,让妈妈过早地苍老了。人生暮年,子孙绕膝,每每阖家团圆时,妈妈就黯然神伤。被丢弃的女儿啊,你在哪里?妈妈的心都碎了。
翌日,其他孤儿要前往宜兴参加另一场寻亲会,杨女士此时已被亲情包围,激动的“妈妈”恨不得一天24小时都要拉着“女儿”说话,她遂放弃了去宜兴。为了进一步确认,“母女”俩到医院采集了血样、头发,寄到了南京的DNA鉴定中心。回到家以后,“妈妈”和“姐姐”也是一天一个电话,聊起来就不能停。杨女士不得不开通了网络视频,每天在网上和“家人”交流,焦急地等候鉴定结果。
昨天,妈妈激动地打来电话:“鉴定结果出来了,你就是我的亲女儿。”听着电话那头等候了半个世纪的白发老母放声痛哭,杨女士百感交集地哭喊:“妈妈!我终于找到你了!”李攀诗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