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杭州主要道路发生显著变化。经过“三口五路”、“一纵三横”、“背街小巷”等整治工程,市民、游客们发现,道路变宽了,环境变漂亮了。
但同时,也出现了另一种声音:在统一风格、统一设计的前提下,市区的道路似乎“越长越像”了:相似的青砖效果的外立面、相似的灰色外墙、相似的空调架、相似的骑楼设计……不少市民诧异,这些新整治的道路,怎么像是在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对此,时报记者进行了调查。 越长越像1
“百叶窗”型空调架太多
大量裸露在建筑物外的空调和空调雨篷,曾是杭州一道难看的风景。
如今整治后,各种形式的半封闭空调架或是盖板,将空调藏了起来。整洁了许多的同时,感觉上却有点雷同。
比如凤起路麒麟街附近,其周边的楼房以土黄色、浅黄色交替为立面背景,搭配以黑色、长方形横条“百叶窗”型空调架;而这种形式的搭配,在体育场路环城东路交叉口,也同样出现。
事实上,记者发现,这种“百叶窗”型空调架,在解放路、曙光路、保俶路、凤起路、湖滨一带都有出现,颜色包括黑色、红色、灰色,使用非常频繁。越长越像2
沿街店招牌多用灰色铝塑板
整治后,沿街的店面招牌同样变化显著,一改原先凌乱的样子,换成了统一的风格。
但这种统一,在各条道路上也多次“撞牌”:灰色铝塑板特别多。
在体育场路上的市体育馆对面,一排出售运动服饰和产品的店面,招牌清一色为灰底;而到了体育场路宝善宾馆旁和武林小广场附近,类似的灰色店招依旧很多。
凤起路上的麒麟街附近,也是基本以灰底为主。越长越像3
骑楼设计“异曲同工”
说到骑楼,最让人记忆深刻的,是湖滨地区的那一排,高贵雅致的气质让人叹服。
在庆春路和马市街交叉口,骑楼的引入,不但使人行道宽敞不少,更增添了一份清爽和时尚。但是,细看之下,这一骑楼的外墙全部铺设了青砖,和湖滨地区的骑楼有“异曲同工”之感。保俶路上的一处骑楼,和庆春路上的骑楼也是颇有几分相似。市民声音
想看到更多西湖元素
记者随机采访了一些市民,他们也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独到建议。
家住体育场路的朱先生觉得,整治后的道路立面似乎过于统一,缺乏变化和特色。
“杭州最让人留恋的就是西湖,可以吸收一些有西湖特色的元素。”设计从业人员何小姐认为,道路的细节上,可考虑融入三潭印月、断桥残雪等杭州特有的风光,或以大气而淡雅的水墨画稍加点缀,让市民感受到西湖仿佛就近在咫尺,充分浓缩杭州的文化。
而至于图案有点单调的空调架,何小姐提出,可以尝试做成花草的形状。比如西湖边过去曾有的白玉兰形状灯,或含苞待放,或完全盛开,富有动感和韵味,也平添一份生趣。各方说法
设计公司:我们追求“和而不同”
南方设计院负责过“三口五路”中解放路的立面设计、“一纵三横”立面设计,此次又承担了 “五纵六路”的概念性立面设计部分。
“市民真的觉得‘相似’吗?从某一个层面来说,这正好达到了我们的目的。”在记者询问是否存在“雷同”时,南方设计院院长方志达认为,这是一种“城市格调”的表现,他们追求的正是“和而不同”的理念。
方志达说,以前我国很多城市在建设中,片面追求标新立异,结果是,各个独特的建筑背后,城市的本来面貌找不到了,反而出现“千城一面”的现象。
他认为,如果市民觉得道路设计相似点多,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在材料的选择上,选用青砖、木料偏多,颜色上多采用黄色系、灰色系、白色系。但仔细对比,区别还是很大的,每一个细节、元素组成又都是不同的。
此外,道路本身整治后都保存着各自的特点。如“一纵三横”的几条道路,都连着西湖,这些道路的设计,都有一个渐变的原则,越靠近西湖,在材料的选择上就越多运用如青砖、黑瓦、白墙这样的搭配;越接近商业区,道路的设计就更多地运用金属质感、现代的设计。
建筑师:杭州道路的特色还不鲜明
浙江大学建设设计研究院建筑师、规划师范须壮说,从专业角度讲,城市中的每一条道路都应该有自己的特色,这种特色最直观的反映就是,道路本身的建筑物、构筑物、绿化分布是否有代表性。这样的代表性道路,国内来说,北京有王府井大街,上海有淮海路。
范须壮认为,从游客的角度,西湖当然是印象最深刻的。但作为一个风景旅游城市,市区道路设计也同样非常重要。而能让游客在短暂时间里记住这条路的,就是道路本身与众不同的特点。
范须壮认为,现在杭州很多道路的特色还不是非常鲜明。对杭州来说,城市道路设计、特别是市区道路,并不需要一味地向上海、北京靠拢,造又宽又大的马路,杭州应该有更多宜人的风味,有更多江南城市的细节体现。
市建委:主城区道路风格追求一致
杭州道路的风格定位更适合怎样的风格,特色究竟体现在哪里?
杭州市建委有关负责人解释,道路整治的风格是根据主城区的特质来定位的。杭州以山、水来做文章,作为主城区道路,目前,它们的总体风格定位是一致的。但这并不是说,所有风格都这样走,还是有一定区分。如今后,主城区以挖掘历史文化特色为亮点,但钱江新城等新区就要以现代都市大气的风格来定位。
他透露,在随后启动的“五纵六路”的整治中,道路立面将会体现另一种风格。但环城东路和湖墅南路的部分路段都属于主城区道路,为了和主城区的整体风格相统一,所以依旧会沿袭“一纵三横”道路整治的风格。
市规划局副总规划师:雷同反映了一定的问题
杭州市规划局副总规划师黄瑚说,“感觉上的雷同”,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一种瞬间的表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特别是道路,在统一了风格、格调、功能的基础上,难免会存在这种情况,有争议是不可避免的。
但是,出现了“雷同”这方面的看法和讨论,也反映了一定的问题。
黄瑚说,和服装一样,建筑是设计,在每个时期都会有一定的流行色、流行材质,那么,在融入了新的元素后,如果新的元素使用频繁,或是占了太大的空间,就会有雷同的感觉。或许,这也是症结所在。
黄瑚认为,今后杭州在拾起历史碎片上,不仅要从历史的文字、遗迹上找,还要从考虑道路、建筑本身的特质、原有色彩上去“拾”。比如,这个建筑原来是什么颜色的,整治后,这种颜色是不是和原来的颜色相和谐、和周边的街道相和谐、和整个区域相和谐。重要的是,道路整治后,是否能体现道路的功能,符合这个地区的历史沉淀以及今后的发展要求。
“在颜色上的‘拾’,是目前杭州规划、建设中涉及比较少,也是比较欠缺的方面。”黄瑚说。前景
杭州色彩总规划 下月将拿出初稿
“以前一直有种说法,杭州的主色调是灰色,但是通过研究,我们发现,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灰色并不一定能代表杭州的风格,还有其他颜色可供选择。”杭州市规划局城市规划编制中心和中国美院合作,正在编制《杭州色彩总体规划》,编制中心负责项目编制的王向阳告诉记者,《规划》已经筹备多年,下个月就将拿出初稿。
王向阳透露,这份规划,将对杭州一年四季的城市颜色变化进行总体分析,并选择几个重点区域,比如武林广场、钱江两岸进行色彩分析。
《规划》一旦出台,将对今后杭州城市规划、设计有很大指导性。目前灰色主打的杭州,在色彩规划后,或许能更显出自己的性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