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清新又老派的李菁与节目很和谐
主持人:有一个问题就是我们的同事之间也在聊,田川你当时选择的是李菁,你之前说你很了解德云社,为什么不选择已经很有名气的郭德纲而是选择李菁?
田川:当时我在台下我是观众,他是演员,作为我从观众的角度来看,他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非常清新,而且他身上有功夫,要是清新的年轻人很多,但是他身上有一种老派的那种味道,这是年轻人非常难得的,很沉稳,他又很年轻,又很沉稳,这个特点我觉得在德云社其他演员身上没有他这么突出。
主持人:也符合你们这个节目特点?
田川:对,正好我们这个节目叫旧闻新读,在他身上感觉很和谐。
主持人:我看了你们节目的几个介绍,都是人物类的,现在你们在选题上是怎么定位的,什么样的选题会被拿来做?
田川:首先是有历史感,为什么叫旧闻新读,就是站在我们今天的这个立场怎么看当时的历史事件,而且这个历史事件在很长的时间,比如百年或者几十年的时间,被各种不同政治角度已经解读过很多,但是站在我们今天的感觉上怎么看这个新闻。其次必须有悬念,如果这个故事没有悬念,再有各种好的意义也没法传达给观众。
另外我希望它有一个非常好的人物,这个人物性格非常鲜明,但是人物不是在最重要的位置,如果有好的悬念和历史感,包括在创作手法上,我们在未来的尝试中应该更大胆的尝试,用李菁的评书和电视剧的方法,而不是完全用资料和现场来做的。
主持人:这几期的制作,故事的一些当事人还健在,如果旧到宋代怎么办?
田川:宋代还没有报纸,旧闻新读还要有一个依据,就是旧的报纸,旧的档案,旧的影像,还是老新闻这么一种性质。宋代的事可能稍微有点远,到清代差不多。
主持人:李菁,听说你记忆力超群,记东西是过目不忘。
李菁:可能是从小养成这种背书的习惯,我从没上学的时候,因为我最早喜欢相声,喜欢评书,也是从家里听录音开始,家里有几盘磁带,大人可能不经意的在那儿放,我在旁边听的过程中几遍基本上这个段子的内容就记下来了,后来大人发现了这个小孩有这种背书的能力之后,基本上有的时候刻意的让我朝这方面去练,去发展。
包括当时上学的时候读一些历史书、政治书我都比较喜欢看,而且我看的过程中我都是大小字通背的,我不是把它一字不差的背下来,我是按照自己的语言把它记住,那会儿历史、政治、地理我考的分一般都比较高。但是我选择学的是理科,理科更擅长一点,就是英语稍微差一点,中国字再多我也能背下来,英语当时也能背下来,但是两天准忘了,后来就选择理科了,因为英语不强,选择文科不占太多的便宜。
主持人:感觉是一个全才。我们小时候都背书,也没有说背着背着就成习惯,可以背到过目不忘。
李菁:语文我都是选择性的背,历史、政治基本上都是通读、通背的,我跟一般意义上的背是不一样的,不是死背,是按我的理解,我的话,按评书的意思串下来。所以过去答大题,我绝对到考试结束前一分钟我还在写,因为我脑子里面那书上的东西太多了,我觉得哪个都能用到这个题里,所以我就不断的在写,所以分比较高,老师看也看晕了那么多。
田川:上学的时候就为进中央台当主持人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主持人:之前有没有设定过,虽然学的是理科,有没有设定以后在这方面发展?
李菁:有过这方面的考虑,我选择理科,我报大学志愿的时候几个专业都是文理兼收的专业,我希望到大学以后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我能把精力多投入到我的相声、快板这方面的学习中,同时不耽误学业的情况下,如果选择理工类的专业,成天在学校里边解脱不出来,我选择现在这个专业,管理工程基本到大三以后我就不怎么在学校待着了,就是考试前两周把书背一下就行了。
主持人:你7岁就开始练相声,按你这个年龄,当时相声好象已经不是非常火了,为什么当时家里还让你去学习相声?
李菁:那个时候还行,我是80年代,70岁的时候是80年代,相声在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还是比较兴盛的,到90年代以后还差一点,那个时候学相声的孩子有很多,包括我长大以后认识的一些孩子,跟我交谈都是从小6、7岁的时候就开始接触,还是不少。
主持人:到90年代一直到现在,你一直坚持下来,这个比较难得。
李菁:对,这个是,因为90年代,期间我学过快板书,学过评书,也没间断相声表演,可能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侧重,那个时期侧重于评书,那个时期侧重于快板书,但是这些都没放下。
主持人:因为自己特别喜欢吗?
李菁:就是喜欢。
主持人:打算以后还继续坚持?
李菁:对,不会放弃的,毕竟下了那么多的功夫,人家说你上大学学了五年这个专业,出来以后做这个,那个不可惜吗?我说我上大学才5年,我学相声学了20年。
主持人:奇怪的是,既然决定一直在这方面发展,大学选择专业时你却读了理工科。
李菁:在我们上大学那会儿已经有这种观点了,本科教育就是素质教育,那个时期曲艺类的高等学校基本上是没有的,只有一个中专在天津,我觉得演员必须还是要经历这个教育,积累各方面的知识,所以我就选择了正规的大学,而且我又有老师,我们相声包括曲艺从古到今都是口传心授的教育为主,反倒你进入一个学校,全班有30多个学生,坐这一个老师教你一段节目,那个感觉反倒不对了,不如到老师家里,两个学生站在那儿老师给你讲,所以我这么两条路一直这么走下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