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伯克利(美国加利福尼亚州)5月23日电(记者陈勇)科学家们23日在美国伯克利开幕的“中美气候变化论坛”上说,人类活动导致的全球变暖已成为现实,未来气候变化形势十分严峻。
在由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中国北京大学共同举办的这一论坛上,著名气候学家、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方又嫦表示,人类的工业化活动已严重破坏了地球主要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自然循环。 在工业化之前,二氧化碳平均浓度只有280ppm,如今已达380ppm,预计到2099年二氧化碳浓度将达到680ppm。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约翰·哈特说,二氧化碳和气候变化有一种“正反馈”式的影响,气候越暖,地球释放的二氧化碳越多,而更多的二氧化碳加快了气候变暖的速度;反之,气候越冷,地球将从大气中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碳,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变少后又会促使地球温度下降。
哈特列举了全球变暖的影响:热浪将袭击多个城市;海平面到本世纪末将上升至少0.5米,许多沿海低地将被淹没;热带海洋珊瑚礁生态系统将被破坏;沿海地区飓风肆虐更加频繁;若干物种将加快灭绝。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朱棣文教授认为,人类要控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关键在于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人类应从两方面着手:一是在可控核聚变、生物发电等新能源技术的研究方面取得突破;二是制定合理的政策推动节能技术发展、推广风能和太阳能的使用。
朱棣文举例说,美国在上世纪中期开始设立法规要求冰箱节能,至今这一举措使美国节约大约2000亿度电。他说:“好的法规和财政政策会带来改变。”
中国农业科学院的林而达研究员也认为,全球变暖给农业带来的危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得到抑制。比如,通过农作物品种改良和节水灌溉,可以控制农田减产。
专家们普遍认为,即使人类从现在开始行动,要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稳定下来,也需要100至300年,而要将气候变暖的趋势扭转还需要几百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