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城隍庙内景 本报记者 赵彬 摄
开栏语:
如果说兵马俑、古城墙、钟鼓楼让昔日西安熠熠生辉,那么今日的西安则正以国际化、市场化、人文化、生态化的全新面孔,展示着古老文明与新兴活力相得益彰,古韵古风与前沿时尚和谐变奏的新形象。
行走西安就像读一本书,翻过的是历史,感受的是现在,畅想的是未来。今天起,本报特别开设“西安发展成果与您共享”专栏,通过市民、外地人和外国人的眼睛,展现西安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
2003年3月份,西安市政府作出了一个重要决定———撤销城隍庙小商品市场,将城隍庙正式移交给西安市道教协会……从那一刻起,城隍庙的变迁也牵动了一群热心市民的心,他们期望政府实施的古城保护措施能再现昔日城隍庙的辉煌。
城隍庙整修 点燃市民文物保护热情
“以前来城隍庙看到的都是琳琅满目的小商品,没想到在一间间商铺背后还隐藏着鲜为人知的历史。”学习经济管理的在校大学生曲蕊第一次走进恢复后的城隍庙,庙内轩昂大气的建筑让土生土长的曲蕊彻底折服。
在参观的热心市民中,出租车司机周永定手里的一本图册吸引了大伙的目光,利用十多年的时间,周永定收集了西安钟楼等各类标志性建筑的老照片和图片。“如果不是政府及时保护,可能再过几年,不光是我们再看不到城隍庙的风貌,我们的子孙后代恐怕也只能从这些老照片中了解城隍庙了。”看着还在进行的整修工程,周永定感慨地说。
抢救性保护 恢复城隍庙原貌
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安城隍庙已有近600年的历史,历史上一直是道教正一派的道场,享有“城中城”的美誉。2003年,西安市委、市政府和莲湖区委、区政府下决心对这一区域进行保护和开发,对严重影响城隍庙保护的商场实施整体搬迁。
西安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要在更新保护文物古迹的前提下,对城隍庙进行抢救性保护,最大限度地恢复城隍庙的原有风貌。
未来古城建设 发展与保护相结合
在西安近两年的发展建设中,加快发展与古城保护相结合是西安市委、市政府各项工作坚持的核心。“我们就怕在加快西安发展过程中,失去了古城的特色,失去了一个城市特有的文化价值……”既加快发展,又注重古城保护的这样一个观点,省委副书记、西安市委书记袁纯清曾在多种场合不止一次地表达过。
“不久的将来,西安将围绕‘四化’发展理念,正式实施‘皇城复兴计划’。就是把城墙内行政中心外迁,保护和恢复古街、古巷、院子、店铺的机理,逐渐恢复历史人文景观体系,用30到50年的时间,再现盛唐景象。”袁纯清为西安市民描绘的古都西安美好的未来,正在一个个类似城隍庙修复等古城保护工程中得以实现。本报记者 刘燕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