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年前,浙江省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不到70岁。而现在,我省的平均预期寿命已提高到75岁。“七十古来稀”已成历史,百岁老人不再是新闻。
昨天,省老龄委首次以白皮书形式发布《浙江省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敲响警钟:按现行生育政策,到2044年,老年人口将达到最高峰2100多万,占总人口的41%左右。 这意味着,每3个劳动年龄人口就要负担两个老年人。
老龄化加速始于今年
据省老龄委统计,2005年末,全省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652.67万人,占总人口的14.14%。个别城区如杭州市上城区的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总数已超过0-14周岁的少儿人口总数。
“生活水平提高了,老年人寿命也增长了。”省老龄办科研中心负责人说。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省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稳步提高。1981年全省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为69.51岁,1999年提高到74.97岁。以此推算,去年我省平均预期寿命提高至75周岁以上,已达到发达国家水平。老年人口呈现进一步高龄化,80岁及以上高龄老人数上升趋势较明显。
今后25年,是我省人口发展史上难得的“人口红利”时期,老年人口将在“十一五”期间加速增长,并将持续到本世纪40年代。
甬金台等地空巢老人多
白皮书显示,全省单身老人户和只有一对老年夫妇的纯老家庭户151.49万户(其中单身老人户76.92万户),占全部老年人家庭户的36.5%。金华、宁波、台州、舟山纯老家庭户比例较高,而嘉兴、湖州较低。老年人家庭户规模的缩小趋势日益明显,据抽样调查,预计纯老家庭户比例目前已在60%左右。
同时,农村老人独居空巢比例明显提高,部分经济欠发达的行政村常住人口中老年人已超过50%。
“浙江省人口老龄化程度一直位于全国前列,老龄问题较突出。这给我省的养老保障、医疗保险、保障老年人权益都提出了严峻挑战,各地都在积极探索助老服务新模式。”省老龄委科研中心负责人表示。
(记者刘徽 都市快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