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招生:拖着一条叫“高考”的尾巴
实 习 生 孙 涛 蒲 彩
“你对马加爵事件怎么看?”
“你对‘超级女声’现象怎么看?”
面对着笑容可掬的面试老师,南洋模范中学高三班的陈志超一点也不紧张。 在75分钟里,他走进5个房间,分别接受5个老师一对一的提问。他事先没有料到,面试如此地轻松、简单。
两天后,陈志超接到了复旦大学寄来的录取通知书。他和上海另外290名高中生一起通过了复旦大学举行的自主选拔考试,提前两个月成为了复旦大学的2006级学生。
2006年4月16日,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分别向社会宣布,它们通过自主命题考试选拔的方式,分别录取了291名本科生。陈志超就读的中学共有11名学生最后被复旦录取,21名被交大录取。
“和高考成绩比较,复旦更看重自己的笔试和面试结果,凡是被复旦录取的学生,最后一定能够进入复旦。”复旦大学副校长蔡达峰说。
“招生改革最大的难度不是来自模式本身,而是来自对教育的不同认识。”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唐安国说,“在这个意义上来讲,复旦、交大的这次试点只是万里长征走出的第一步,很不容易的一步。”
笔试:200题,620分及格
“根据政策规定,我可以同时参加复旦、交大举行的考试,如果没有被它们录取,同样可以参加全国高考。我当时想,蛮好呀,这不是让我有3次进大学的机会吗?”18岁的章文昕的高三学生说。
3月2日,复旦大学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经教育部、上海市政府批准,复旦大学将在上海市进行“自主选拔录取改革”,由学校自主命题,以笔试加面试的方式招收300名本科学生。9天后,上海交通大学也发布了类似的消息。
同时报考两所学校的章文昕发现,自己可以报名参加复旦的笔试,通过以后再参加面试,两次考试都通过,才能够被录取;交大的规定相对比较简单,在经过中学推荐或者自荐以后,通过面试就被录取。
3月19日下午,5828名学生,交了40元的测试费,参加了在复旦大学附中的笔试。
文科生吴笛拿到试卷后发现,整个试卷共有200道题,每题5分,按比例涵盖了语文、数学、英语、地理、历史、政治、生物、物理、化学、计算机的知识。按照总分1000分衡量,她必须达到620分的及格标准才能取得面试资格,如果及格的人太多,只有前1200名学生可以获得面试资格。
参加过3届《萌芽》新概念作文大赛并获过一、二等奖的吴笛很失望,
“我的文科强项在这个考试里呈现不出来,理科生还是会占一些优势。”完成了“《沉默的大多数》作者是谁?”“古希腊3大史学家是谁?”“以《假如重过高中生活》为题写作文”这些得心应手的题目后,吴笛只能看着另外一些题着急。
理科生林帆的观点恰恰相反,“我感觉做文科类的题目比较吃力。记得其中有一道题目是问林黛玉收到贾宝玉送的手帕时是一种什么认知,我不是很清楚,最后选了一个感情认知。还有一道题,好像是关于什么外星人的,题目很拗口,到现在为止我都没搞清楚题目的意思,4个待选项也很玄乎,我都看不懂,便蒙了一个。”
考生任启鸿则认为“笔试比较简单,基本上都是教材上的东西”。他之前“把高一高二的教材找出来准备了一下”,发现“还挺有效果的”。
没有通过笔试的学生更多的是抱怨,“我们高三这一年里只上语文、数学、外语,再加一门小课。而复旦的考试却要考10门课”。
3月22日,复旦大学招生网公布了通过笔试的名单,共有1208名考生进入面试环节。吴笛失落地发现自己不在名单上,她想上复旦大学,只能继续准备全国高考。
面试:三种回答都是正确的
4月1日,任启鸿、陈志超、林帆、章文昕在家长的陪同下,带着复旦要求的入学申请资料,包括个人基本信息表、申请信、高中各科期末成绩单、特长能力证明材料和教师的推荐信,到复旦大学光华楼参加面试。
考试前两天,复旦大学学生工作部副部长尹冬梅得知自己成为面试官的一员。复旦从学校专家库中随机抽取教工,组成5人一组的“候选面试官”小组,各组成员分属人文科学、社会科学、技术科学、自然科学和学生德育5个门类。这样的小组一共有30个,总共150人。面试前从中抽签选择出正式的“面试官”小组。
考试前一天,尹冬梅和其他被抽中的面试官们一起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培训会。在培训会上,除了面试经验丰富的人事专家给他们上课外,复旦招生办给他们发了一张纸,上面写着几点要求:有学习和研究能力;思想品质好、关心社会、有主见;有集体意识和比较强的沟通能力;广泛的兴趣和个人特长。在这些原则下,由参加面试的老师们自己设计面试问题。
下转第26
上接第25版
“面试官”和相关工作人员都与复旦签署了保密承诺书,并要遵守严格的回避制度,专家和考生都有权利提出回避。整个面试过程均全程录音,复旦为此新购置录音笔200支。面试记录和决议书全部存档。
上午7点15分,所有的学生家长都被挡在门外,在纪检委和媒体的监督下,通过两轮随机抽取、一次随机配对的方式,确定了专家组和学生组的配对。分组完成以后,保安封锁大门,所有专家均不得出楼。
接下来的1小时里,尹冬梅翻阅面试学生材料,并针对学生知识结构和爱好兴趣特长,准备个性问题。这时候,等待在大厅里的学生们也在相互交流,猜测老师们可能会问的问题。
9点整,学生们进入考场,按照5个一批进入不同的房间。每个房间里,只有一张办公桌,上面放着一个计时器和一支录音笔,不同年纪、性别的老师正含笑而坐。
“在面试的时候,我们根据学生的回答按照A、B、C、D四档打分。所有的问题都是开放式的,并没有标准答案。比如有个孩子说喜欢浇花,问他怎么个喜欢法,他说为了浇花,还自己搞了个浇花的水龙头,我就追问下去,结果他的回答非常好。还有个学生在申请书中说他热爱文学,阅读了包括《红楼梦》在内的很多文学著作,那么我就问他怎么看《红楼梦》中间的史湘云。然后他就谈这个人的性格、命运啊,我看他谈的确实有自己的观点,后来我给了一个A。”尹冬梅回忆说。
9点15分,放在桌上的钟响了,学生们依次交替进入不同的房间。
张教授给学生的问题是关于上海这3天的天气情况的:你能用什么方法预测出上海这3天的的天气情况。一个学生回答说:“我会根据这几十年来上海历史上的这3天天气进行分析,从而得出一个结果。”另一个学生回答是:“我会根据西伯利亚和南太平洋的气流和卫星云图分析,得出结果。”第三个学生的回答是:“中国有古人夜观天象,我会连续观察这几天的天象星辰,得出结果。”
“这三种回答都是对的。大部分问题是没有标准答案的,我们主要是看学生是否关心人类困难和社会问题,有没有思考能力、实践能力和探索精神,反应是否敏锐。”张教授说,也有学生回答“我不知道”,他就再改问其他问题。
同一天,章文昕还赶去参加了上海交大的面试。交大的面试分为文科文管、理科文管、理科理工、理科生命四类31个面试专家组。为使各组专家综合考查学生的素质,每组都实行理工、人文、管理、生命、医学专家间的交叉组合。
经过分组抽签,章文昕被安排在第一批第一组面试。在4人小组中,她是惟一的女生。他们分到的讨论题是“就网络语言对传统文化的冲击和影响,谈谈你们的看法,形成观点后提交;如果你们是教育工作者,请对此现象提出建议”。
20分钟里,“面试官”只在一旁倾听。当小组提交答案之后,专家开始进行提问,要求给出一些具体的措施。章文昕的回答是:“多开展传统文化宣传活动,比如搞古诗文诵读大赛、规范马路招牌之类的活动。”
接下来进行的是单独面试,5个专家同时和她交谈,5分钟自我介绍,15分钟专家提问,问题与复旦的面试差不多。“两个学校面试下来,我觉得文科的老师和理科的老师区别其实不大,他们很少站在文科、理科的角度来提问,许多问题更多体现的是个人修养与综合素质。”
面试官们问她的问题包括,
“你上个寒假是如何安排时间的?是父母帮你安排的还是你自己安排?“中国中部地区的开发有哪些资源可利用?”“山东省的省会是哪里?”甚至还有“谈谈你对此次面试招生的看法,并提出建议”。
复旦和上海交大的面试在同一时间内进行,这让那些原本希望同时参加两校自主招生的学生们感到不满。能同日参加两校面试并最终被两校同时录取的学生只有不到10人。
这也是令张晓鹏教授感到遗憾的地方,他认为两所学校的面试完全可以隔两天进行,给学生更多的机会。“既然同时可以报考两所大学,那主办方完全可以替考生着想,给考生更多的机会。这样加上高考,学生可以真正有3次进大学的机会。”
4月6日,任启鸿、陈志超、林帆收到了复旦的录取通知。章文昕则同时收到了复旦大学和上海交大的录取通知书,一时间,她成了学校里的名人。
试点:6年前已经开始
自从2001年教育部批准在江苏省进行“自主招生”试点以来,高校招生改革已经进行了6年。为什么复旦和上海交大的尝试会在今年引起这么大的关注?
“虽然他们还要参加全国高考,但高考的作用已经大大被淡化了。”复旦大学副校长蔡达峰说。
教育部于2003年颁布的《关于做好高等学校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为自主招生制定了6个步骤,包括“入选考生均须参加全国统一高考,成绩达到生源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确定的与试点学校同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的,才能由省级招办向考生选报的试点学校投档”。
其后3年的“自主试点”过程中,“必须参加高考”一直是高校和考生无法摆脱的限制。试点学校拥有的“自主”空间,是基于高考录取分数线向下浮动若干分数——绝大多数学校采取降20分的标准。
对考生来说,这意味着在高考前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争取降20分的可能性。因此,众多中学和学生对此没有太大的热情。
复旦大学、上海交大之所以能在今年获得更大的“自主”空间,与“上海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有关。
2005年2月,教育部在全国独家授权成立“上海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全面启动从中小学到大学在内的全部教育综合改革试验。
在这样的政策背景下,2005年上海的10所民办学院向上海市提出申请,尝试性对应届高中毕业生进行自主招生,完全独立命题、考试、录取,以学生考试成绩作为主要依据,同时参考中学的推荐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情况,从“分数决定一切”向多元综合评价转变,被录取的考生不再参加6月进行的统一高考。
上海市组织高校专家、中学校长、区县教育局长进行反复评议后,杉达学院、建桥职业技术学院和新侨职业技术学院获得了完全独立自主招生的权利。
2005年,这3所学校顺利完成了招生录取工作,但因为招生对象仅限于上海,加上民办学院社会影响不大,这场改革试验并未引起社会关注。
复旦大学去年9月开始和教育部、上海市政府沟通,希望进行自主选拔录取改革。据复旦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教授张晓鹏透露,在复旦的申请报告里,原本希望自主招收的500名学生无须再参加全国统一的高考,但因为教育部出于种种担心而要求复旦录取的考生必须参加统一高考,并且将名额减至300名。
为确保试验成功,教育部和上海市政府与复旦就2006年的自主选拔前后沟通多次。复旦大学招生办主任郑方贤说,就招生考核等具体操作细节,三方沟通了十几次,光是方案就调整、修改了12次,最后才获得教育部、上海市批准。
为缓解教育部和复旦面临的压力,在复旦后面紧跟着提出同样申请的上海交大以超常规的速度获得了批准,并抢时间和复旦同时在4月1、2日举行了独立自主招生面试。复旦大学新闻中心主任周晔认为,“这也是教育部和上海市的苦心所在,两个著名的大学同时举行这样的独立自主招生面试,可以减轻不少压力。另外两个大学不同的招生模式,也使得这次的考试更像是一次改革。无论过程怎么样,两个大学的目的都达到了,它们都招到了自己想要的学生。”
因此,从面试和最后录取的情况看,复旦和交大这次的考试更像是一次联动。虽然最初报名的学生人数相差较大,复旦5828名,交大是2672名,但进入到面试环节时,两校的学生数量惊人地接近,都在1200名左右,最后复旦发出了298封录取通知书,交大发出300封录取通知书。
有7名学生放弃被复旦录取的机会,有3名学生准备通过高考进北大、清华,3名同学被国外大学录取,还有一名学生因为同时被交大录取选择交大放弃复旦。最后,复旦共录取291人。交大最后也只录取了291人。
此次的自主选拔录取的582名指标将从两校今年在上海高考招生的1490名指标中扣除,复旦和上海交大在全国其他地区的招生数量不会因此有任何减少。
思考:从上游影响下游
有人把复旦此次的自主招生改革称作是“高考的破冰之旅”,蔡达峰对此很开心。他同时也有遗憾,因为这次的招生改革仍然不彻底,复旦完全独立自主招生的愿望并没有全部实现。虽然通过面试的学生们收到了复旦的录取通知书,但他们按照教育部的规定,必须参加6月的全国统一高考。
“5%的政策意义重大,虽然它还有所制约,但它给了大学一个机会,在选拔学生方面能够有所作为,慢慢地你不完全依赖于高考,途经就多样了,自己选拔就有可能了。2006年,除了原有的5%,复旦的这次自主选拔录取比例达到10%,加在一起,就是15%。那明年也许我们就能力做20%,最后达到100%。”蔡达峰说。
“我觉得这个招生政策还有不明朗的地方,比如说关于高考成绩在以后专业选择和正式录取中所起的作用,还是不够明确。为保险起见,我还是会跟往常一样全力以赴准备高考。”已经被复旦录取的任启鸿说。
看着被录取后还是要辛苦地备考,任启鸿的母亲很心疼。“我还是希望她能好好复习,争取在高考中有个好成绩。因为是改革试点,必须参加高考,万一因为被录取了现在放松学习,高考成绩不理想,达不到一本线,那就麻烦了。”
林帆的母亲也有同样的担心,“知道孩子已经被录取之后我很高兴,但我现在对她的要求没有降低,毕竟考个低分进复旦也不好。”
对林帆这批已经被复旦和交大录取的学生们来说,他们参加高考的好处是,如果考分高,他们将获得两所大学给予的奖学金,并可能因此获得本硕连读和其他好处。当然,也有想通过高考进入北大、清华的学生。
前几年,由于报考北大、清华风险大,加很多上海学生不愿意到外地大学就读,北大、清华在上海招生名额几年不满。为了鼓励上海学生报考,上海与北大、清华合作推出“零志愿”单独录取政策。这个政策出台以后,北大、清华在上海的报考人数持续上升,甚至突破了两校的招生名额,这对上海本地高校构成了一定压力。
上海位育中学副校长姚国超说:“我们会雪藏一批相当优秀的学生去考北大、清华,如果他们考不上,才会将其它学校作为第一志愿。”
这次,复旦和上交大的“自主”抢到了“零志愿”之前。
即使在复旦、交大的录取通知书上签字的学生中,也有人反悔想以高考进北大、清华的。上海市教育考试院副院长、上海市高等学校招生办公室主任沈本良打破了他们的幻想:“同意此次被复旦、交大的自主录取的学生,即使你在高考中填了北大清化的零志愿,也不可能再被录取。所有的考生只能被一所学校录取。一旦这个学校录取完毕之后,那么这个学生的所有材料,将不可能被后面再填报志愿的学校投档录取,这是规定。”
复旦预录取名单公布后第二天,在上海市教委网站的教育论坛里,一位家长根据复旦、交大的自主选拔录取情况,制作了一份最新中学“录取率”排行榜单贴了出来。
被复旦录取的291名学生分布在56所中学。如果除去39所上海市示范性高中,有17所普通中学甚至民办中学,为复旦输送了35名学生。
郑方贤发现,无论是在笔试现场还是在面试现场,总有一些老师和家长在询问刚刚参加完考试的学生,询问他们记得住的考题,一条条记录在笔记本上,准备进行研究分析。
“我觉得这完全是一个观念问题,还是在以应试教育的模式思考问题。这还是回到了高考升学率的价值体系中去了。”郑方贤评价说。
蔡达峰认为,改变应试教育模式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大学应该给那些搞素质教育的中学以支持,“否则再怎么喊素质教育,最后决定学生命运的还是高考分数。政府、社会、家长衡量一个学校的成绩还是看升学率。”
蔡达峰说:“最好更多的大学能够一起来改革,各个大学有各大学的选拔标准,中学就会开始调整自己的教育方式。指挥棒多样了,高中的教育就会改变,初中也会调整,小学也会调整……”
在接受央视记者采访时,复旦大学的党委书记秦绍德说,有了今年自主选拔招生的工作经验,如果获得教育部批准,复旦将在2007年把自主选拔招生的范围扩大到全国。
针对复旦的乐观,上海交大副校长印杰认为,在自主招生受地域限制和招生数量限制、成本太高的前提下,此次复旦、上海交大“面试”选拔模式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可能性不大。如果上海、北京、广州等地同等水平的高校能够联合进行“面试”招生,这样的模式才可能获得推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