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岁《桃花扇》华丽转身
在地铁站台上,一位身着戏服的古典女孩在沉思。不知道剧场里多少年轻的面孔是冲着这张海报来的,但它的确使人耳目一新,让多年囿于小众的戏曲事业重新回到公众主流视野之中。
撰稿/陈 冰(记者)
自昆曲义工白先勇先生巨资打造青春版《牡丹亭》起,大制作、大投入的昆曲一年一部接连推出。去年苏州昆剧院推出三本《长生殿》,今年3月,江苏省昆剧院的《1699·桃花扇》又在北京闪亮登场。
五一长假期间,《桃花扇》应邀二度进京献演,演出场所也从保利剧院换到了座位更多的北京世纪剧院。北京演出商在进行市场调研时发现,昆剧《1699·桃花扇》的受欢迎程度甚至超过了芭蕾舞和交响乐。
5月18日,在昆曲被联合国列为“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5周年纪念日,《1699·桃花扇》在南京演出,反响空前。
昆曲博物馆
按照孔尚任原作演出的《1699·桃花扇》,凝结了中、日、韩三国数代艺术家的心血和诚意。世界顶级艺术家用近一年的时间精心创作出《1699·桃花扇》,以此向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昆曲集体致敬。
台湾文学大师余光中担任文学顾问,韩国“国师级”导演孙振策担任舞台方面的戏剧顾问,曾经给宫崎骏电影作曲的日本著名作曲家长冈成贡则专门为推广活动创作了音乐。
孙振策不仅在舞台剧方面声名显赫,还担任过韩日世界杯开幕式总导演,在传统精神与现代方式的结合方面有很高的成就。他认为《桃花扇》是经典之中的经典,作为“世界遗产”的昆曲如何能够更好地传承下去,《1699·桃花扇》的尝试非常重要。
长冈成贡的推广音乐婉转悠扬、千回百转,既有昆曲的悠悠余韵,又不失现代质感。
在舞台视觉方面,剧组邀请到长期旅美的萧丽河。作为亚洲唯一的女性舞美兼灯光设计师,萧丽河曾囊括过所有中国舞台灯光大奖。“虽然从美国到中国来来回回费用很高,但是这样的人才真是很值!”导演田沁鑫说萧丽河一共设计了三个方案,她一下就看中了“戏里有戏,台中套台”,将“天·地·人”融合为一体的16×16米大舞台设计稿。
傅雷先生曾说昆剧是博物馆艺术,不易改动,因为它很精美。萧丽河将类似的“博物馆艺术”概念运用到整个舞台设计之中,舞台两侧回廊上喷绘了《南都繁会图》,中间是一个6米×6米的庭院式小台,从而缔造出一个流动可变的空间。
再加上服装设计师莫小敏(曾以《荆轲刺秦王》一片夺得戛纳电影节技术大奖)在保留传统款式的基础上,重新设计的291套精美手绣戏服,演员在舞台上就像是一座流动的博物馆,昆剧写意的表演美学在朴素简单的设计中得到尽情展现。
在顶级艺术家向昆曲致敬的同时,《1699·桃花扇》的小主演们也在经历一次传统文化的洗礼。在《1699·桃花扇》开排的头三个月里,剧组邀请了南京大学教授吴新雷给演员们上文化课。除了讲解44出的《桃花扇》原著,还讲唐诗宋词。还有老师教演员们学书法、画画。虽然有些“急就章”的味道,但速培的确很有成效。
田沁鑫说最明显的变化是,在昆剧院那个悠悠的古建筑里面,小朋友走路的速度似乎都慢下来了。
3月17日、18日演出后的谢幕仪式上,16岁的单雯和在《1699·桃花扇》中与她分饰李香君的18岁的罗晨雪一起,向57岁的胡锦芳老师鞠躬致谢。那一幕,成了全场演出中最感人的一个瞬间。
这一环节的设计灵感来自于导演田沁鑫的韩国见闻:“我到韩国去排《生死场》,发现韩国的小朋友,虽然他们脑袋上是小黄毛啊,但是他们在长辈面前,一定是侧身喝酒,也不能抽烟。大学里面,师哥师姐师弟师妹这种长幼秩序非常严格,很有礼貌。而且他们日常生活里鞠躬不断。我就想我们是一个古老的国家,原来是我们穷了很长时间,现在我们的经济等各方面开始好转,但我们在人文气质上还是不行,就是缺少那种松弛和礼貌。”
“我们一个古老的剧种流传到今天,都是老师手把手口传亲授传下来的。可是我让江苏昆剧院的小年轻演员向老先生鞠躬的时候他们是不愿意的。站在那儿,我说‘给老师鞠躬’,他们觉得很形式,会笑一笑说‘老师再见’,然后走掉。我就说,你从心里感激老师吗?你感激别人对你的付出吗?你感激的话你可以回馈给老师一种礼貌啊。你不要羞涩,不要拘谨,不要羞于表达你的感情。咱们这个民族过去有‘竹林七贤’,还是比较散漫、奔放、感性的民族。所以我们设计了那样一个谢幕。”
华丽转身
《1699·桃花扇》让人们领略了昆曲之美,昆曲之雅,尤其是其独特的谢幕方式——年轻演员向老艺术家行谢师礼,感动了在场所有观众,长达12分钟的掌声完成了昆曲传承的点睛一笔。
江苏省演艺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顾欣认为《1699·桃花扇》是以市场为目标,资本为纽带,采取新的运作机制,由众多艺术家联手创作的一部时尚而国际的古典大戏。在高达600万的投资中,政府资助300万,江苏省演艺集团自行投资300万。
顾欣说,《1699·桃花扇》的制作团队就是根据国际市场的需求来组建的,这和改革之前完全不一样。“我现在有一定的压力,我必须要保证它的演出场次,保证质量,能够保证票房,我才能把这个投资收回,才能赚钱。在以往改制之前,我没有这样的负担。”
顾欣感慨,原来的国有剧团进京一般都是为了获奖,而此次进京的《1699·桃花扇》不为获奖,是为了给观众献上一出经典的好戏,所以从宣传推广开始,一切都在试图变得更加专业,是“对整个昆曲的推广,对《1699·桃花扇》的推广,对江苏省昆剧院的推广,对这一批年轻演员的推广,完全把它作为一个市场行为来做”。
一个明显的变化是,古老的昆曲在现代化的宣传包装下变得异常时尚——在都市文明的符号性建筑地铁之内,一位身着戏服的古典女孩子在沉思着,她在呼唤中国传统文化的回归,更想通过这班开往春天的地铁焕发勃然生机……
不知道剧场里多少年轻的面孔是冲着这张海报来的,但它的确给人耳目一新之感,让多年来囿于小众圈子的戏曲事业重新回到公众视野之中。
很显然,这样的宣传推广以前的国有剧团基本不会涉及,即使涉及,也不够专业。
《1699·桃花扇》的制作人李东说,他从策划到演出,都本着实现社会、经济、演出和人才四个效益,制定了短期展现演艺集团改革成果,中期实现昆曲良性可持续发展,长期为昆曲储备人才三个目标统一的制作理念,并在营销策划上充分调动江苏文化的优势资源,将近300套演出服装变成江苏服饰文化展示,将杯垫做成云锦文化展示……
“《桃花扇》是个筐,江苏文化往里装。”李东做了个形象的比喻。
4月22日,由江苏省演艺集团和京沪两地的数家公司共同组建的江苏演艺文化产业股份有限公司独家买断昆剧《1699·桃花扇》的演出经营权,预计在2006至2008年两年之内完成演出100场。
顾欣说,江苏省演艺集团有限公司今后会利用艺术人才资源优势,更加专注于剧目生产,而江苏演艺文化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则利用管理营销方面的优势进行艺术产品的前端策划及后端的营销推广,两家公司将共同构建一条完整的艺术产品生产、销售及后舞台产品开发的文化产业链条。
《1699·桃花扇》以完美的亮相完成了一次华丽的转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