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辖八区十一县(市),人口970万,面积5.3万平方公里。作为省会、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哈尔滨既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又是东北亚地区主要旅游集散地。到2005年底哈市旅游业总收入122.6亿元人民币,相当于该市GDP的6.7%,今年前四个月旅游总收入保持20%左右的增长速度,初步形成旅游产业化发展基本格局。
1997年,哈尔滨市旅游局推出了以展示哈飞、三大动力等为主要看点的工业旅游线路。1999年,又推出了全省首家现代农业旅游景点———哈尔滨农科院现代农业示范园,并很快被评为AA级景区。
为使工农业旅游示范点的创建工作广泛深入,哈尔滨市旅游局将国家旅游局颁布的评选标准发给各区、县(市),同时对全市基本具备条件的单位进行广泛摸底调查,对重点单位开展专题调研和重点调研。将工农业旅游开发工作列入《哈尔滨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并正式列入全市旅游整体发展建设。
哈尔滨市旅游局通过召开产品推介会等方式,积极帮助企业整合旅游线路,通过旅行社与客源市场形成对接。如将三发电力工业旅游、呼兰甘井子农业旅游、萧红故居等组成一条线路,取得良好效果。动力区将三精制药工业旅游与省农科院园艺分院农业旅游、名都滑雪旅游、“七三一”红色旅游、省森林植物园、花卉大市场等组成旅游线路,以节庆活动方式推向社会。另外,哈尔滨市旅游局加大宣传力度,努力扩大工农业旅游示范点的知名度,除编审导游词,邀请新闻媒体实地采访报道,进行产品介绍,还利用黄金周在网络上报道和宣传工农业旅游示范点的接待情况,使工农业旅游示范点成为旅游市场的新卖点。
经过几年的努力,哈尔滨市工农业旅游示范点创建工作初见成效。截止目前,已有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点二家,省级工农业旅游示范点各二家,其中三精制药工业旅游已正式申报国家级工业旅游示范点;同时将5家基本具备条件的工农业企业列为近期创建单位,10家列为长期培育开发对象。哈尔滨市工农业旅游示范点创建工作已经步入了良性发展的轨道。(黑龙江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