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种形式考试,天塌不下来 www.thebeijingnews.com · 2006-5-27 3:07:11 ·来源:新京报
读了大学生苏婧发表在5月26日《中国青年报》的《我们的期末考试是DINNER》一文,我心中涌起无限感慨。
这位同学的英语口语老师竟然采纳学生的建议,用“godinner”(聚餐)的方式进行期末考试!想到自己经历的堪称痛苦的考试历程,我的眼里不禁溢满了泪水。
回顾我20多年的上学历程,我感到,痛苦远多于快乐。首先,学生对老师和学校没有选择的余地。从小学到研究生,我遇到的老师很多,但坦率地说,我喜欢的很少,但除了忍受我别无选择。其次,学生对教材没有选择的余地。不谦虚地说,直到没有教材的研究生阶段之前,我几乎没怎么喜欢过所学习的教材。但是,那又能怎么样,还不是该背就得背?再次,学生对老师和学校的教学方法没有选择的余地。中国自古代起就有了“教学相长”的教育思想,但同时也有一个所谓“师道尊严”、“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观念,而且后者借助了道德支撑而更有力量,以至于老师和学校之于学生始终处于强势地位,因而学生对老师对学校的一切几乎没有置喙的余地。
而学生的弱势地位,不一定能够让老师和学校放下身段,却更有利于强化老师和学校对于学生的信息流向的单向度,助长老师在教学中的缺点。在我记忆中最深刻的是,我常常不得不痛苦地接受老师的某些我难以接受的思想观点,因为不接受,或者说,不说假话,我就不能通过考试、不能通过论文答辩,就不能拿到对我的生活至关重要的文凭。
上完了学,本以为我可以让上学读书的那些痛苦“见鬼”去了呢,谁知,现在我比过去更痛苦了,因为我看到我的孩子正在重复我的经历,历史正在重演;而且,看到自己的孩子每天从学校回来闷闷不乐的样子,我的痛苦就会成倍增加。最近,我孩子所在学校依据“中学生行为规范”关于“男生不留长发”的规定,天天缠着他要他把并不很长的头发再剪短,偏偏我的孩子十分抵触,学校就逼着我们当家长的,要求我们配合学校,以此“加强青少年教育”!
其实,以人为本的教育并不难:老师和学校只需要把学生当“人”而不是物来对待就可以了———既然他是一个人,你就要尊重他的感情、感觉、态度、意愿、思想、看法、要求,然后最大限度地满足他———让dinner成为考试形式,天不会塌下来。
蔡永飞(北京学者)
〖 返回顶端 〗 〖 关闭本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