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西宁5月26日电记者陈沸宇报道:乡村缺乏文化生活,是青海农牧区的普遍情形,而眼下,这种情况正在悄然改变。5月12日,记者来到贵德县瓦家村,掌灯时分,村民陶万明的家里传出欢快悦耳的歌声。陶万明的家是当地的“文化中心户”,邻近的汉、藏、回族群众经常自发来到他家参加文娱活动,学习交流农业、畜牧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青海“文化中心户”的雏形是在部分地区的农牧民中自发形成的。从全省63%的人口生活在农牧区的实际出发,2003年6月,青海决定采取省上补助、地方资助、有关方面捐助相结合的方式,在湟中、互助、贵德、海晏4个农牧县率先开展文化中心户创建试点工作。迄今,青海文化中心户建设已扩展到23个县,总数达1257户。
文化中心户在农牧民的科技、文化、业余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贵南县过马营镇藏族小伙子南拉先创办了一家民族图书馆及藏文网络信息中心。来到这家文化中心户,几位下着藏式围棋的藏族老人告诉记者,周围的牧民们可以到这里学习英语、电脑、实用技术等。
“打麻将的散了伙,何必争嘴又吵架,冬日不再蹲墙根,牌桌酒桌变书桌……”,文化中心户开展的各种活动,使不少农牧民思想观念开始发生转变。贵德县河东乡太平村曾是附近有名的“懒汉村”,不少村民热衷于打牌、喝酒。村文化中心户创建以后,村民王德仁借助中心户提供的科技书籍,科学种菜,年收入3万多元。村民们纷纷效仿,去中心户看书读报学科技成为风气。
优秀传统民间民族文化在文化中心户得到传承,开始朝着产业化的方向迈进。在巴藏沟乡盛郭尔村、堂寺尔村的七八家文化中心户基础上组建起来的平安县阿伊赛迈民族歌舞团,走出大山,到北京、石家庄、西安等地演出,去年收入近40万元,演员人均收入6000多元。
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最近,青海省认真总结了创建文化中心户3年多来的经验,决定今年在全省41个县(市、区)全面推开文化中心户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