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0年前,河南省禹州市苌庄乡五坪村一夜之间由一个贫困村变成“小康村”。10年后,这顶“小康村”的帽子让村民们尴尬,想改变贫困现状,却无发展资金;想申请扶贫项目,却自知“没有资格”,大多数村民至今仍生活在贫困之中。近日,记者赴禹州调查,揭开“小康村”10年未脱贫的真相。五坪村于1996年初被评为禹州市的“小康村”,五坪村副支书唐观清当时任村会计主任。
据唐观清讲,当时的苌庄乡领导提出“三年赶超神垕镇”,苌庄乡当时确定要申报的“小康村”一共9个。乡领导把这些村的支书、村委主任和会计主任集中到乡里开会,要求按照规定数字填报各村的人均纯收入。填写的数字达不到“小康村”标准的,村干部要接受“培训”,直到“思想解放”了,所填数字符合“小康村”标准了才可以回去。五坪村将人均年收入填写凑够2600多元,而事实上当时实际人均年收入远远没有达到所填报的数字。
五坪村交了500元钱后,领回了“小康村”的牌子。在村部没挂上几天,一天夜里被乡政府派人收走了。原来,同时被评为“小康村”的铁山村有群众上访,有关方面在收回铁山村“小康村”牌匾时同时也收走了五坪村的。
一位村民说,自从戴上“小康村”的帽子,五坪村吃了不少“哑巴亏”。前些年征农业税,评“小康村”时上报的数字成了征收的依据,高者一人上缴130多元。近些年上面搞扶贫,或者派驻村工作队,基本上没有五坪村的份儿。其间,五坪村只有一次申请到一笔水利资金,用以修建、维护池塘。
村支书吕怀林说,苌庄乡一共有31个行政村,除9个“小康村”外,其余22个村均为贫困村,上次贫困村填一项报表就没有五坪村的。事实上,五坪村如果放到贫困村里也应该算是最贫困的了。像毛栗树村虽为贫困村,但它有企业,吃水、交通都比五坪村的情况好,村小学的教学楼建得也很漂亮。这样的例子很多。而五坪村目前村部办公还在旧石窑里,村小学还是简易的平房,村里一个小诊所只有一名赤脚医生。(据河南日报)
“小康村”的孩子过着贫困的日子。来源:扬子晚报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