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野放坡鹿的生存依然面临种种新问题。 林萌 摄
海口晚报网5月27日讯:2003年以来,数百头坡鹿被陆续迁移野放到赤好岭、保梅岭、猴猕岭等地,建立起野生种群。目前,海南坡鹿已发展到1600多头,这一曾仅剩26头的濒危动物已得到挽救。然而,记者日前走访这些坡鹿迁移野放点时发现,在新栖息地,坡鹿们仍面临着与周边农民争粮、盗猎威胁、护鹿经费不足等新问题。
赤好岭野放点:
坡鹿吃庄稼困扰村民
“你们快点把鹿收回去吧,实在让人受不了。”东方市天安乡赤好村支部书记陈泽全的妻子抱着孩子,抹着眼泪,对来社区访问的坡鹿专家们说。
赤好岭是坡鹿的第3个野放点。去年3月到10月间,大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分5批次向赤好岭野放139头海南坡鹿。这里坡度平缓,低矮稀疏的灌丛中,多见坡鹿爱吃的海金花、闭花木等藤本植物,唯一缺陷是没有屏障。岭下有天安乡、东河镇的8个村庄,其中赤好村与坡鹿接触尤其密切。
村民对坡鹿“什么庄稼都吃,跟牛一样。而且跳得又高、跑得又快,围都围不住”的表现很生气,并开始猜测,是不是村干部收了坡鹿站的钱,才让坡鹿到赤好来的。这让赤好等村的干部普遍感到工作压力很大。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坡鹿专家宋延龄表示,要赶紧想办法解决村民与坡鹿间争地的矛盾。但具体应该怎么办,大家一时都没有很好的点子。
赤好村有200多户、900多人,村民户均年收入不到1500元,靠种山兰稻、木薯为主要经济收入。宋延龄带着4名学生找到几位在村头大树下乘凉的村民,问他们愿不愿意养坡鹿,得到的答案是拒绝。村民说,坡鹿又不能犁地,养了干嘛?
大田保护区赤好保护站护鹿员都表示,自坡鹿野放以来,没有听到过枪声,也没见村民伤害过坡鹿。赤好小学的老师说,赤好的村民很怕因伤害坡鹿而触犯法律。
保梅岭野放点:
仍有零星枪声响起
保梅岭林场场长阮国林告诉记者,野放在保梅岭的坡鹿已经扩散到16万亩,大大超出了保梅岭林场的管辖范围,由于缺少专家指导,这里的工作有些茫然。
保梅岭是坡鹿的第2个野放点,2004年12月3日被迁入49头坡鹿。保梅岭跨境昌江、白沙两县,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12万余亩。这里平均海拔高,地形陡峭多沟谷,坡鹿喜食植物少,2004年底专家选点时,觉得环境不太理想。
一方面是林场在辖区周边的村落不停做宣传,另一方面,从林场与白沙交界处传出的枪声总是零星响起。阮国林说,野放后第4天,护鹿员在距监测点2公里与白沙交界处听到一声枪响,赶去时没有发现情况。平静的局面维持到今年的4月7日,护林员在林场与白沙交界的地方,发现3名上山群众,其中1人被抓获,缴获2支粉枪1只气枪。据了解,这群人是曾在石碌铁矿帮工的村民,近段时间没事做了,就想到进山打猎。
林场共28名职工,有15人是护鹿队员。队员表示,护鹿使他们的工作量增加了一半多,但工资却没有增加。林场为护鹿自筹资金近10万元建了一些基础设施,下一步的经费从哪里来,林场尚无好办法。
林场也陆续收到群众关于坡鹿吃庄稼的情况反馈。阮国林说:“群众说吃第一次就算了,要是再发现坡鹿吃庄稼,就得赔钱。”
问他下步工作打算时,阮国林说,先尽量撑着吧。
猴猕岭野放点:
去年有人盗猎坡鹿
作为大田坡鹿首个迁地野放栖息地的猴猕岭,有数万亩坡地被三山环抱,坡鹿难以逾越,还有一面被大广坝水库阻隔,能较好监控偷猎行为,形成绝佳的野生坡鹿栖息环境。自2003年7月3日首次野放以来,这里有近300头坡鹿被迁移来,现这群坡鹿被观察到生下了数头幼仔。
但这里还有个80多户、420多人的东方市东河镇抱白苗村。虽然村里人一直与坡鹿相处还算融洽,先后4次把误入村子的坡鹿送回保护站,但坡鹿专家和保护站人员还是觉得不踏实———去年春节前后,抱白苗村有村民经不起利益的诱惑,用铁套猎捕了一头坡鹿,熬制成鹿产品,在东方市东河镇出售时被抓获,被判刑5年。
抱白苗村主要以养牛为生,全村有近600头牛,这些牛和坡鹿放养在一起,每头牛的食量是坡鹿的3倍,而且还容易将疫病传染给坡鹿。村民主要种山兰和水稻,基本上没有什么经济收入,从前年开始种植橡胶、芒果等经济作物。(来源:海南日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