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说牙膏无人管 业界为“全国牙防组”叫冤
忽然间,“全国牙病防治指导组”成了媒体的众矢之的:“牙防组没有认证资格”、“两个人、两张桌子,忽悠了13亿人”,舆论沸沸扬扬。与此同时,有些地方的工商部门也闻风而动,对似乎正在权威扫地的“牙防组”所认证的产品责令下架、采取罚款等措施。 一时间消费者赖以信仰的一些基准认识又开始轰然倒塌,日用品安全危机又一次堵在了中国消费者的胸口。
“全国牙防组”是什么机构?一句话,非官非民。点击“全国牙防组”网站www.ncoh-whocc.org,便略知一二。
“全国牙防组”成立于1988年,其组长由卫生部疾病控制司司长兼任,其副组长由卫生部疾病控制方面的官员和专家及有关口腔医学的专家、教授担任,其组成的基本人员是全国各口腔医学院、口腔医学研究机构和口腔医院的专家、教授,由“全国牙防组”办公室作为常设机构负责各项工作的召集和统筹。
“9.20爱牙日”就是89年由“全国牙防组”会同卫生部、国家教委、全国爱卫会、全国总工会、团中央,全国妇联等部委联合发起的。
提出的口号如“爱护牙齿,早晚刷牙”、“有效刷牙,预防牙周疾病”等已深入人心。
说到“牙防组”,说起“天天刷牙”,就要说起牙膏。
牙膏,天天见、日日用,可是,令人费解的是,接触头发的洗发水有规范的生产与卫生许可证制度,接触皮肤的小小“风油精”也有严格的药品管理制度,而入口使用,直接接触口腔黏膜的牙膏,至今却尚未实行最起码的生产与卫生许可证制度,牙膏生产实际上长期处于无人监管卫生,也无人审核生产条件的无序状态。
原中国牙膏工业协会,现中国口腔清洁护理用品工业协会,有成员单位80余家,而实际生产牙膏的大小工厂和作坊却达近千家,有的省份小牙膏厂就有近百家,由于无人监管,近年来,一大批作坊式工厂和制假窝点,堂而皇之地生产牙膏,不少业主们在外加工铝管、塑管后,用石粉和表面活性剂加香精搅拌成膏体,用蛇皮袋运至作坊灌装做成牙膏,如果消费者看到这样生产牙膏,就会象把蚯蚓进入嘴巴的感觉一样。根据“劣币驱逐良币”的市场“逆淘汰现象”,由于牙膏无法在购买时用肉眼和消费经验予识别,没人告知消费者牙膏的优劣、功能及安全是否属实,这些劣质牙膏甚至危险牙膏低价抛售,大打“价格战”,正规牙膏企业束手无策。民族牙膏工业面临着洋牙膏、作坊土牙膏和假冒牙膏的“三重夹击”,如不尽快改变这种局面,就无从谈起全民口腔健康。
牙膏虽然不是药,但它事关口腔清洁和口腔的卫生保健。再说,科技不断的进步,牙膏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和演变,早已从普通单一的清洁功能,发展成现代的具有一定的保健功能价值的产品,可谁来确认和规范其研发、生产和经营活动呢?
我们天天讲“明白消费”,提倡“科学消费”,可是,牙膏凭广告说了算,哪个广告说得玄乎,哪个就是好牙膏。在广大农村,又凭价格说了算,包装精美的劣质牙膏和假冒牙膏,根本不纳税,也没有科研等经费,靠低价几乎垄断了农村市场,中国的牙膏市场,假冒和伪劣触目惊心!
消费者购买电视机,肯定知道买的是黑白还是彩色。可是牙膏呢?谁能知道自己买的是普通清洁型,还是真正保健功能型?
一位业内人士说,有好的附加保健价值的牙膏要与那些包装精美的普通清洁型牙膏打价格战,说穿了只能偷工减料,只能让牙膏回到原始的功能上去。即使生产具有保健功能的好牙膏,由于没有相应的技术标准,也无法正常申报广告,一旦说了大实话,宣传了保健功能,工商、技监就会以“涉嫌使用医疗用语”,找上门来。面对如今清洁型和保健型无法分辨的“怪圈”,有谁还肯认认真真研发和生产好牙膏?谁的广告能拼得过国际品牌?谁的价格能拼得过作坊式工厂的牙膏和假冒牙膏?
“全国牙防组”成立18年来,资料显示,首个“认证”了洋品牌“佳洁士”;首个认证的国内品牌是“雪豹FE”,又认证了“两面针”、“冷酸灵”共四种牙膏,至少不能指责牙防组“滥认证”。
日前,笔者走访了全国牙防组,张博学教授介绍说,卫生部当初成立全国牙防组的初衷是为了推动公众的爱牙意识,促进我国口腔保健事业的发展,同时有利于与世界卫生组织和世界牙医联盟等机构接轨,便于学术交流,从来也没有想过牙防组变成“认证机构”。
张博学介绍说:全国牙病防治指导组,下设七个专家委员会,建立了全国——省、直辖市、自治区——地市——县区各级牙防组的垂直体系,(部队也成立了牙防组,在全军开展牙防工作,香港和澳门也成立了相应的牙防机构,接受全国牙防组指导,并同步开展了爱牙日活动)。其职责是,制定全国范围的口腔病、牙病的防治规划;统一指导各地开展牙防工作,表彰先进集体和个人;鉴定和推广口腔保健以及牙病防治的科技成果,当然也包括好的口腔保健用品的检测和推广。”
对于媒体报道的“两个人,两张桌子”,张博学说,这是极大的误解,媒体看到的场景,是由于北大口腔医院基建,办公科室都临时移到了宿舍和食堂等地点,并非牙防组就是两个人和两张桌子。
张博学说,2006年3月13日至16日世界卫生组织十二名专家与全国牙防组下属各专家委员会专家在北京举行学术交流会,WHO牙防首席执行官P.E Pertevsen先生翘起大拇指说:中国牙防经验值得向全球推广。这位执行官还说:世界牙防事业如果没有中国十三亿民众的参与就将失去意义……并对我国政府和卫生部门十多年来开展的牙防事业的成就予以充分肯定。
牙防工作采取与企业合作,成立了中国牙病防治基金会,作为吸纳社会资金支持牙病防治活动的平台。1992年起全国牙防组开始牙膏等保健用品的认证。首先,要考察和论证该企业,它的产品是否真正有利于牙齿保健,其次,要经过牙防各专家组的检测,评价和认定是否达到牙防组制定的标准。张博学解释说,牙防组的标准虽然不是法定标准,但不是低标准,至少是与国际接轨的。
张博学说,当初使用“认证”字眼事出偶然,起初考虑的措辞有“认可”和“推荐”,但“认可”没体现出检测专业性,而“推荐”有强加于人之嫌,而“认证”有“验证”的含义。当时对于认证,并没有今天这样明确和严格的规范,不能用今天的标准去衡量当时的行为。
张博学强调,我国至今尚未有一家机构具有牙膏的认证资格。全国牙防组对于当初认证的陈述词凡涉及产品功能的每一句话负责。假如企业将认证和陈述词扩大至非认证的其他品种上使用或“拔高”使用,应由企业自己负责。规范地使用真实科学的陈述词,无从说起欺骗消费者,更谈不上不正当竞争,难道生产好的产品就是不正当竞争?
“吸纳社会资金支持牙防活动”人们会联想到“权钱交易”,张博学说,国内外一些公益事业也是吸纳社会资金和力量推动的。世界各国的牙防事业也是如此。全国牙防组十多年来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卫生组织、世界牙医联盟以及几十个国家进行了数十次的互访和学术交流,已经从国际经验和中国实践中摸索出了符合中国国情的牙防工作方针。
关于全国牙防组的认证?张博学教授说:首次认证的国外品牌是“佳洁士牙膏”,宝洁公司共支付约1200万,当时牙防组和专家委员会的想法非常简单,几十名口腔专家为老外做检验、做临床、做认证所有费用当然由老外支付。另外,还要由这个跨国外资品牌捐出1000万,支持中国的牙防事业,否则免谈。记得世界著名的中国口腔专家刘正教授当时说:要是在旧中国,一支小小牙膏检测和认证敢向美国佬收一千万吗?
全国牙防组第一个认证的民族品牌是“雪豹FE生物牙膏”,雪豹日化公司可能是民族牙膏工业中最小的企业之一。全国牙防组非常重视,指派九名专家组成临床试验小组,由上海口腔医学研究所和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作为科研和医疗机构参与,按国际临床标准做了六个月的试验,又按世界牙医联盟认可的表述方法,出具了九名专家署名、两家机构盖章的《FE牙膏对牙龈炎证的临床效果观察报告》。再由专业评审委员会对数据和表述进行了评议论证,认证后,再由十一名专业委员对雪豹FE生物牙膏生产条件、环境及卫生状况,从原料至生产过程直至成品,进行一一检查打分,在雪豹公司召开由工人、化验员、工程师参加的生产流程现场认证会,通过这样认证后,通知复旦大学有关教授和雪豹公司总工程师办公室,并邀请同济大学的有关教授,对雪豹公司提供的八家医院和五家科研机构出具的众多相关《试验报告》和谈家桢教授主持的《科技成果鉴定资料》进行了由二十多名专家教授参加的答辩听证会。以后再由评审委员会评审,2002年8月18日全国牙防组正式盖章通过认证。
全国牙防组图章一敲,收了宝洁公司一千多万,那么“FE生物牙膏”认证的图章一敲,收了雪豹公司多少钱?为了敲章是否有“猫腻”?可是,作为牙防组副组长的张博学教授却始终回避。他说,广大消费者真正关心的是,能用上有利于口腔健康的好牙膏……
牙膏协会一位资深的人士说,目前执行的牙膏标准已远远跟不上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尽快完善清洁型牙膏标准和制定保健功能型牙膏标准,将有利于促进牙膏企业的科技研发和市场的规范。
据了解,我国牙膏工业的总体水平在国际上并不落后,值得骄傲的是,随着生物技术迅猛发展,我国一些科研机构和正规牙膏企业,开始了生物功能牙膏的研发。市场上出现的“FE生物牙膏”,就是当年我国生物学家谈家桢教授领导下的“FE课题组”(现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经过多年潜心努力而研制成功的一种生物复合蛋白酶牙膏,开创了我国牙膏工业发展的新天地。
我国一些确有保健功能的牙膏新产品,普遍步履艰难。他们不仅要面临“三重夹击”,而且要面对没有相应标准的“怪圈”。
我国著名院校(复旦大学)一批生物学家历经十余年,在多家医院和研究机构的支持下,研发成功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产品“FE生物牙膏”,投放市场以来,该科技成果至今没有形成规模的产业化。那几位白发鬓鬓的老教授痛心疾首呼唤:“难道我们研发生物牙膏错了?”
原委在哪里?曾被国家民委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的雪豹日化公司董事长、高级工程师童渝先生在接受采访时说:牙膏处于无序状态;由于没有保健功能型牙膏的技术标准,对牙膏的认知全凭广告,对那些虚假和夸大宣传的企业要依法制裁,生产保健功能品种应建立申报制度和专家认证制度,促使牙膏生产企业在法规的制约下生产经营和合法宣传,这样才能保证消费者的知情权,才谈得上“科学消费”。
如何看待牙防组无认证资格及众多媒体的说法,这位作为中国牙病防治基金会理事的童渝说:政府主导、专家把关、社会参与是我国牙防工作的特色,这些成功的经验和卓越的成就已得到世界同行的认可,展现了我国政府的执政能力,同时向世人昭示了我国政府及有关部门关怀公众健康以人为本的文明进步理念。吸纳社会资金和力量参与我国牙防事业,他认为应该作为长期的方针。当问起:FE生物牙膏认证共花费多少资金?这位童董事长模糊的说,认证和赞助费用约两三百万……
牙防组当时的认证不能说是非法或违法的,只要稍稍认真地看一下牙防组出具的《认证文书》,就不难看出,这样的“认证”是以临床试验报告、检测实验报告为依据、从口腔医学的角度进行认证,认证的范围仅仅是:该产品口腔保健功能的科学真实规范的表述(即认证文书上的“认证陈述词” )。显而易见,牙防组的“认证”与被部分媒体咬住的“认证”完全是不同的概念。对产品功能陈述的认证,在中国,全国牙防组没有资格,试问谁有资格?
被认证的企业只要不刻意使用“权威认证”等词汇或进行其他虚假宣传。那么,当时所进行的认证也就无可厚非,在某种意义上说,是具有科研性质的品质检查和产品功能检测,至少说这些产品的生产是规范的,认证陈述词是科学的。难道被认证产品一夜之间就成了伪劣商品?成了过街老鼠?不准销售!童渝风趣的说,简直是莫名其妙!牙防组和今日的张博学也许做梦也没有想到,对几种有利于口腔保健产品进行功能检验和陈述词认证,居然成了“忽悠十三亿人”。
目前牙膏的管理法规、认证标准、程序和认证的法定机构均处于“真空”阶段,全国牙防组当初的功能表述(陈述)认证,无论从任何角度看,均具有积极意义,牙防组应暂停认证活动,将以前的“认证”改为“论证”,童渝说,表述为“保健功能论证”更符合牙防组的宗旨。至少能弥补目前的“真空”,多少也起到扶优限劣净化市场的作用,继续发挥专家和设施的优势,应积极配合卫生部门和认监会制定牙膏认证标准。
今后不管怎么样,全国牙防组接受企业自愿要求的牙膏品质检测和功能临床实验,出具科学真实的《检测实验报告》,开展科研性质的“保健功能论证和推广”是符合牙防工作精神的。
雪豹公司市场部长出示了很多各地工商部门责令FE生物牙膏下架,接受调查的通知书,童渝认为,牙防组在当时是否有认证资格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牙防组的临床试验、功效检测、对照标准、辩论评审和综合论证的过程是否科学?产品被认定的功能表述是否真实?现在应该以务实的态度看待牙膏的发展和现况,此次沸沸扬扬的牙防组认证质疑,之所以舆论哗然,是一些不具备公权力的自然人敢于提出责疑,应该视为社会进步的表现。强烈呼吁,卫生部门、技术监督部门、认监会方面和行业协会,加速牙膏的许可法规和认证标准的制定,尽快的制定相关的行业标准或国家标准配套,对目前部分工商部门的出发点充分理解,为净化市场,管理市场毕竟是好事,如果为了罚款而管过了头那么就请他们当被告。
业内有识之士认为,我国加入WTO后,牙膏工业将面临更激烈的竞争,要使我国牙膏工业提高到新的水平,行业协会要进一步发挥作用,引导成员以诚信面对社会,完善监督管理机制,促使民族牙膏工业做大做强,进一步提升我国牙膏工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整治牙膏市场已是迫在眉睫,如再不实行许可和认证制度,后果不堪设想!
一个国家,它的健康程度,嘴巴是重要的窗口。公众的卫生健康意识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拥有健康而洁白的牙齿,才可能自然甜美露齿微笑。应该让世界知道,中国人有能力研发和生产好牙膏!相信政府有能力打击伪劣,扶助优质保护公众的口腔健康!(中国新闻社记者:洪晓红《中国改革》记者:田野 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上海星期三》记者:娄汝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