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认为是由于基因突变形成,发生概率只有亿分之一;反映了沈阳环境的多样性
“我的妈呀,这不是白狗,是只白色狐狸!”
昨日,两名黑龙江来沈务工人员在辉山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区一处山腰发现了一只白狐狸。
辽宁大学生命科学系刘明玉教授分析说,这可能是由于本地赤狐因为隐性基因突变形成白化个体,而这种基因突变的可能性只有万分之一,甚至亿分之一,因此白狐非常稀有。
昨日下午,野生白狐已被安全地送到沈阳市野保部门。
半山腰发现“狐狸精”
43岁的王景富和45岁的赵国民来自黑龙江农村。昨天上午休息,二人一起去辉山东部爬山玩。大约7点多钟,他们俩爬到了半山腰时,在灌木丛里发现了一只卧着的“白狗”,赵国民跳了过去,想吓跑它,但它挪动了一下,身子却没有逃开。
“这时,‘白狗’甩动了一下大尾巴,眼细嘴尖,我认出来是狐狸。”王景富说,“在阳光下它看上去美极了,我一下子想到聊斋里的狐狸精。”
抱着白狐向本报求救
王景富说,他们都是头一次看到白狐,非常兴奋,于是就抱着它下了山,到食杂店买了他们平时都不舍得吃的香肠、矿泉水和鸡肝。
但这只白狐却像个害羞的大姑娘,开始怎么都不吃,王景富拿着鸡肝凑近它,手还被它咬了一口。后来,王景富他们不看它了,它把水都喝了;但对于香肠,白狐只是闻了闻,没有吃。
之后,王景富二人抱着白狐来到市内,想给白狐治病,他俩轮流抱着白狐先后走进3家动物医院,可都被拒绝了。
其中一家动物医院开口就要价1000元,而另一家医院则表示只给猫狗看病,不看狐狸。
“4个小时过去了,我们抱着狐狸不知该送到哪里。后来我在街头看到报纸,给你们打了电话。”赵国民说。
昨日记者看到这只白狐时,它毛色雪白,眼睛幽蓝,神态优雅,近1米长,看上去很瘦弱。靠近它,记者闻到了一股狐狸特有的气味。小家伙焦躁不安,不时转过头来咬抱着它的王景富的手。
记者看到,这只白狐的左后腿有血迹。记者这时才明白,正是由于受伤,所以当它见到赵国民他们时才没有跑。
可能是基因突变
辽宁大学生命科学系刘明玉教授告诉记者,白狐是省级野生保护动物,野外生存能力极强,主要以田鼠、花鼠等小动物为食。此前,这种白狐在棋盘山地区发现了4只。在辉山还是第一次听说。刘明玉认为,如果不是从原产地西伯利亚或者北欧一些国家运输过来的话,那么,白狐可能是在沈阳形成了一定的群落。
他解释说:“比如我们本地赤狐因为隐性基因突变形成的白化个体,是一种变异。生存环境以及食谱的变化,都有可能造成这种变异,但这种白化的概率几乎是万分之一。只有环境的多样化才能形成物种的多样化,而物种的多样化才能保证环境的稳定性,因此这种变异实际上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首席记者 王志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