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5月28日,央视《焦点访谈》栏目播出了一期题目为:“——高价的城市绿化”节目。以下是节目内容:
演播室主持人(方静):
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收看《焦点访谈》。
近些年来,一些城市在进行城市绿化时,热衷于采用移栽大树的方法,不惜花费大量的资金,把大树从生长的地方移栽到城里,许多生长了几百年、上千年的古树、名树都不能幸免,造成了大树的大量死亡。 不久前记者在贵州省贵阳市就看到了这样的景象。
解说:
近几年,贵阳市的相关单位投入了大量的资金用于城市的绿化建设。绿化本来是件好事,可是市民们却不是都那么满意。有些市民反映,他们看到用来绿化城市的大树很多都是花钱从农村买来的,而这些大树进城后命运并不是很好,像一些比较珍贵的罗汉松就是这样。
贵阳市民:
那个罗汉松,贵阳一棵都没有栽活。那个城桥口,那里是两棵。那个新桥,就是实验中学门口一棵,三棵,这个大十字中心广场也是三棵。
记者:
最后都死了?
贵阳市民:
都死了,没有栽活,费了好大力,换泥巴、输液,没有活。
贵阳市民:
火车站两棵也大,都死了,都寿终正寝了。
解说:
罗汉松死了不少,其它移栽的大树情况怎么样呢?在贵阳市花溪区记者看到,一棵移栽来的古老柏树已经死亡,粗大的树根裸露在外。在瑞华广场,两棵直径40多公分的桂花树也成了枯树,在一片绿色中显得十分扎眼。
贵阳市民:
原来是很大、很忙茂盛的一棵树,现在当然很可惜,看来也发不起来了,只能锯掉了,很可惜的这棵树。
解说:
还有一些大树虽然没有死掉,但是能不能成活还是个未知数。在一个新建的广场里,不久前移栽来了20多棵直径三四十公分的高大樟树,本来大部分樟树的叶子已经落光了,而负责绿化的工作人员却认为这样的情况很正常。
贵阳市某区负责绿化的工作人员:
市民来参观、来游玩的人口比较密集的地方,你肯定就要它效果非常好,你才能配合整体的景观效果。
记者:
如果你不能保证它成活的话,那也是一种浪费。
贵阳市某区负责绿化的工作人员:
移这么大的树,你说百分之百地移活,谁都不敢都保证。
记者:
那树死了怎么办?
贵阳市某区负责绿化的工作人员:
树死了如果影响到整体的景观效果,肯定就只有换。
解说:
这位工作人员的话听起来似乎也没错,但问题是移栽的过程中死了那么多的树,就有些不证正常了。这也应了那句老话,“人挪活,树挪死”。而在这些移栽进城的大树中,还有许多是国家保护的树种,它们本来是不能被移植的。在甲秀广场,两棵移栽过来的粗大银杏树显得十分醒目。
记者(赵永勤):
量了一下,这个大树是420厘米,也就是4.2米。
解说:
另一棵银杏树的树围也有近四米。照此计算,这两棵树的直径都在一米以上。林业专家介绍,银杏是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直径一米多的银杏树在贵州省要生长三四百年。树龄200年以上的银杏树目前在贵州全省也只有90多棵,这样古老的大树无论是国家还是贵州省都有明确的规定,是严禁移植的。但是令人遗憾的是,古老的银杏树不仅被违规移栽到了城里,有关领导还在为能够移活它而感到沾沾自喜。
王守超 贵阳市林业绿化局局长:
甲秀广场那两棵大银杏树都全部成活了,但切干切得比较厉害一点,但是还是成活了,也值得庆幸。
解说:
大树移栽后很难成活,即使活了也达不到原有的生态效果。很多市民们都说,这些移栽进城的大树很多都是花高价购买的。
贵阳市民:
这棵罗汉松,大概就在这个位置,这里,这里,就在这个位置。
记者:
当时您知道他们多少钱买回来的?
贵阳市民:
几十万吧,起码三十万,听说是三十万,
贵阳市民:
一般都是三十万块钱一棵。
解说:
一位绿化队负责人的说法和市民们反映的情况很相近。
贵阳市某绿化队负责人:
我们拉来的树,最高的也不过是几十万。
解说:
花几十万买一棵大树实在有些昂贵。而这些高价树死亡率极高。在一份国家建设部、检查部、国土资源部的联合调查报告上记者看到,2000年至2001年,当地高价移栽的大树绝大部分没有成活,像50万买的小叶榕树、几百万买的几百棵樟树都已死亡。但是遗憾的是,这份调查报告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近些年,贵阳市的相关单位不仅从农村移栽大树,而且还把一些原产地国外的热带树木也移栽到了城里。一些林业工作者说,这样的做法会带来外来物种的入侵和病虫害的传播。
记者:
原来引进棕榈树最后发生象虫?
胡维莲 贵阳市药用植物园项目部主任:
对,那个首先进来,第一就是要检疫,但他们检疫不检疫我们不清楚。但一旦发生这个东西,也给大家提醒了,就是在引外来树种的时候一定要小心,除了考虑它的适用性,还要考虑它会不会不带来病虫。
贵阳市民:
那个树心里面掏了好多虫出来,那个甲壳虫,外来物种。
记者:
你去看过了吗?
贵阳市民:
我看过,我看到有些工人掏的,拿些东西掏,把它掏出来,外来物种。
主持人:
原来那些甲壳虫你们见过没有?
贵阳市民:
甲壳虫,黄颜色的,大个大个的。
解说:
在这位市民的带领下,记者来到贵阳市的大十字广场,看到了几棵生了虫子的加纳利海藻。专家们说,加纳利海藻是原产地在国外的热带植物,虽然好看,贵阳的气侯并不适合它生长。大十字广场种的八棵加纳利海藻就在不断地死去。在小河区,去年移栽的六棵加纳利海藻现在还剩下三棵,技术人员正在加紧维护。而这些洋植物的价格同样也不便宜。
某小区绿化工作人员:
一棵就是十二万。
记者:
包成活的吗?
某小区绿化工作人员:
对,包成活的。
记者:
这是从哪儿买回来的?
某小区绿化工作人员:
这是以前从外面进口过来的。
解说:
实际上,对这种高成本的绿化方式老百姓并不认可。
贵阳市民:
贵阳市的植物相当好的,樟树啊、桂花树啊、竹子都不错的。没得必要去牵强附会。你说一棵树几十万,树挪死了,这个钱也花了,这叫人财两空。实话实说就不划算。为啥不划算?这些树在农村长了起码几百年了,栽活了有价值,如果栽死了,那用我们贵阳话说,这个钱就落水了。
解说:
贵州省人民政府参事长期关注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徐宏力教授也反对移栽大树。他认为,大规模的大树进城是拆东墙补西墙。对城市和农村来说,都隐藏着很大的生态风险。
徐宏力教授 贵州省人民政府参事:
实际上它把这个大树从森林里面搬出来,首先把森林生态系统遭到破坏,特别是原生态的生态系统遭到了破坏。另一方面,大树搬到城里面很快就会出现死亡和衰老。因此,是以大量死亡的树木来获取城市的局部的绿化。这个是在环境效益上,从经济上面,都是不可取的。
胡维莲:
我们觉得村寨里头,好不容易有几棵大树,把它卖了以后,寨子里景观就遭到破坏,小气候也受破坏。我们以后再美化农村,我们又要投入钱,其实是失比得还要大。
解说:
在采访中记者还了解到,从山里花几千上万块钱购买的大树,进城后可能会卖到几万,甚至几十万元。有群众反映,甲秀广场上的两棵银杏树就花个了很多的钱,是不是这样呢?甲秀广场是由南明区旧城改造指挥部负责建设的,记者到那里去了解情况。
徐全胜 贵阳市南明区旧城改造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
政府财政投入的,因为是给群众修的休闲广场。
解说:
这位副主任说,甲秀广场是由南明区财政投资。据他介绍,南明区旧城改造指挥部工作人员高锡聪一直在参与甲秀广场的建设,对移栽银杏树的情况比较了解,记者于是电话采访了高锡聪。
记者:
移栽这两刻银杏树花了多少钱?
高锡聪 贵阳市南明区旧城改造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科员:
大概一起花了几十万。
记者:
花了几十万?
高锡聪:
这个具体的数字要查一下,因为你们中央电视台来了解情况,我们的数字起码要准确的。
记者:
你看什么时间可以告诉我们?
高锡聪:
明天中午吧。
解说:
高锡聪答应第二天告诉记者购树的具体价格,但是当记者第二天和他联系时,他却不愿意回答了。记者了解到,这两棵银杏树是从100多公里外的麻江县水城村移栽来的。记者找到了当初经手大树买卖的村党支部书记赵大伦,据他说,村里是以很便宜的价格卖掉的这两棵银杏树。
记者:
那棵树卖了多少钱?
赵大伦 贵州省麻江县水城村党支部书记:
那棵树卖了一万三。
记者:
卖了一万三,这颗卖了两万多快钱,总共两棵树卖了三万多块钱。
赵大伦:
嗯,了三万多块钱。
解说:
村里说,两棵银杏树卖了三万多元。南明区旧城改造指挥部的有关工作人员却说,购买时花了几十万元。而根据2003年初,贵州省《政协报》和当地一些媒体的报道,这两棵银杏树最后的售价是120万万。无论按哪一种说法,这中间的差价都不是个小数字。
演播室主持人(方静):
在城市绿化建设中,盲目移栽大树、古树,钱花了,树却死了,而且破坏了生态环境。不久前,建设部已经对城市高价买绿的不良倾向提出了严厉地批评,并且要求坚决制止这种急功近利、贪大求洋的做法,坚持只用对的,不用贵的,用最少的钱建更多的绿,实现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健康发展。
好,感谢您收看这期的《焦点访谈》,并欢迎您给我们提供更多的新闻线索,再见。
|